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伫立在太湖边,遐想自己乘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伫立在太湖边,遐想自己乘坐着一叶小舟,在水光潋滟的湖面上任意飘荡。

B. 诗词大会让观者徜徉于诗词歌赋间,感受着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C. 目前,各大城市共享单车炙手可热,人们只要拿起手机扫码,即可解锁骑行。

D. 某些媒体与其捕风捉影地瞎搞八卦,不如切实关注民生,弘扬社会的正能量。

 

C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C项“炙手可热”的使用有误。“炙手可热”意思是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jīn __________ 持②狭 ài __________③面面相 qù 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论语》八则)

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

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____________》)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达诗人攀登人生 顶峰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很多人和事,我们走近了,才真正了解他们;很多人和事,我们离开了,才真正懂得他们。

请以“走近了,才了解”或“离开了.才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从两个选题中任选一个作文。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灯 笼 草

杜怀超

①在梦里,我常见到灯笼草。

②这些在乡野上一直默不作声的植物,在我看来,就是油画上色彩柔和的静物,你看她一眼、两眼甚至无数眼,她依旧待在那儿,无风无月无故事,超然于天地间。如今,她越过都市芜杂与欲望的目光。坍塌了我内心的城堡,召唤我回到故土,回归自然,来到她的身边。

③我偏爱灯笼草这个民间的叫法,这似乎充满着血缘的亲近。我和她一样,都是来自底层的大地。曾经与灯笼草一样,匍匐着,从低处生长,向着高处攀登,一心以为高处是灿烂的神奇世界。所以,灯笼草在无人处发芽时,我们也开始长大;她长叶,我们也长叶:她开花,我们离开了老家。半米来高的灯笼草,一直就以这样的海拔在生长,由青转黄,由黃到红,直到大雪压境,她才化作乡村门梯上的红灯笼,继续照彻乡间的夜。而我们早已远离村庄,远离大地。以为从此抵达高处了。

④村里的老人常看着我们这些外出漂泊追逐的年轻人叹息,人再高也高不过三寸之草。

⑤ 此刻。我应了当初老人们的预言,和着那拐杖敲击地面的鼓点。回到灯笼草的身边。当我俯身低处时,才真正看清了高处,才悟透老人的叹息。灯笼草是属于乡村的,烙印着草根的血液,与城市无缘,她近着千年不变的步伐,踩着时间的节拍,一步步挪过殷商,挪过春秋,挪过唐宋元明清...而我与灯笼草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不信,你看这血脉。至今还是红色的呢。所以,人,不管你走多远,也终有一天会回到草的身边。

⑥走近植物,成为植物中的一棵,是我生命的幻想与渴望。哪怕就是这些贴着地面匍匐生长的草,最卑贱的草,最低处的草! 比如这灯笼草,她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活着,不在意生存的环境,不在意花朵的硕大与微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她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⑦回到故土,回到自然的怀中,这已经是越来越多人内心的渴望。我们人与草,是有生命的基础的。如果扒开我们脏肿的皮囊,一定会有一丝自然的气息。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执着回到乡下的理由。在乡间,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聊天,终会有拨云见日之感。山水隐去,只剩下真淳。

⑧在田埂边,遇见一位老人,他安然地地倚着树干,抽着旱烟。把玩着一株灯笼草,喃喃自语,人噢,又到了吃草的时代了。

⑨见到客人,老人更是絮絮叨叨。曾经大地上到处是草。吃草,成了当时生活的主旋律。马龄菜、荠菜、灰菜等,曾都在铁锅与柴火的炙烤下走上青黄不接时代的餐桌。可如今呢,生活倒是富足了,但只有自己种的青货,接地气。接人气,吃上去神仙般爽心。的确,大棚颠倒了季节,反季节搞乱了蔬菜,在金钱的诱惑前,什么膨大剂、增长剂、杀虫剂、苏丹红、六六粉等一股脑地走进植物的生长中,人类在杀戮尽动物之后,又把手伸向这碧绿的植物丛了。

⑩在村里转转。我越发觉得老人的话富有深意。庄稼坍塌,河流消失,树木隐藏,村庄老去、空荡荡的村子,空荡荡的旷野,空荡荡的日子。就连那些鸡鸭们也早已不见了踪影,而虫子们的叫声则如海啸般扑来。放眼四围,各种莫名的草正涌过来,是绿色的海洋,是碧绿的潮水,当然,这群野草丛中闪现着灯笼草的身影。

⑾灯笼草,带着民间的图腾,在大地上生长着。我为这个名字叫好! 当她再次覆盖大地的时候,也是生命回归自然的时分。我们就以草的方式,在四季的轮回中活出生命的亮光来。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述灯笼草的特点。(不少于三点)

2.第⑧段中“人噢,又到了吃草的时代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

4.作者面对“灯笼草”,表达了怎样丰富的情感?

 

查看答案

寻找磁受体蛋白:中国科学家或揭生物第六感之谜

佚名

①1.5 亿年前就出现在这个淡蓝色星球上的蜜蜂,天生就是建筑师。不过当有人试着把磁铁放在旁边干扰时,它们搭建的蜂巢立马变成东倒西歪的“豆腐渣”。

②形态丑陋的裸鼹鼠终年生活在黑暗的地下,没有发育出视力,却依然逃脱不了地球磁场的掌控,它们打造的地下通道总是南北朝向。就连结构简单的细菌,有的也会在磁场作用下来回移动。

③最近,欧洲科学家还发现,当地球磁场稳定时,狗总是趴在南北朝向上排便,甚至还会极力避免头尾指向东西。

④可惜,此前所有试图一探究竟的人,都在磁场大网里变成了“路痴”。最近终于有人找到了方向。

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年轻教授谢灿宣布,找到一种被命名为MagR(磁受体蛋白)的全新磁受体蛋白,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一材料》。

⑥有人评论,这是一个“诺奖级别的发现”,这种蛋白“或将揭开被称为生物‘第六感’的磁

觉之谜”。一个多月前,大名鼎鼎的《自然》杂志还为此发文祝贺,

⑦在放大了5 万倍的显微镜下黑色或淡黄色的MagR呈小棒槌形,在玻璃器皿下放一块磁铁,它会像上满劲的陀螺,滴溜溜地转園。根据他的推断,这种蛋白是生物基因中的指南针,会根据地球磁场的变化为生物体指明方向。

⑧看起来简陋,但在很多时候,这这种“蛋白指南针”信号的精准度令人很难去想象。每年春天“第一缕阳光照射下来”时,墨西哥湾山谷的帝王蝶开始往北飞。第一代蝴蝶飞到美国南部,产卵、生子、死亡,孵化出的第二代继承先辈的遗志继续北飞,到达美国中部、产卵、生子、死亡,如此复制,一直到第四代。直接向南飞回墨西哥湾的同一个山谷,甚至回到祖先待过的网一棵树,

⑨MaR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剧烈震动。2012年以前,谢灿几乎很少跟人提起这项研究,因为总有人问:“你这个研究出口在哪? 应用在哪?”“好像如果不能用,你做的东西就毫无意义。”谢灿语速极快地说。“从学生到导师,已经没人把好奇心当回事了,弄明白,就是没有用的事情。”

⑩“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差点窒息,它的确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研究。”麻省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史蒂文。瑞波特充满赞赏地表示,“结论令人振奋,具有突破性。”文章发表不到一小时,已经引起超过20 家国际媒体的报道,到目前为止,《自然》杂志、BBC(英国广播公司)、科学美国人、英国卫报等200 多家国外主流媒体以多种文字进行报道和跟踪。其中还包括专注于电子产品的科技网站。“可能觉得这种生物指南针结构,在电子领域也能带来一些革新。”谢灿带着自豪说

⑾并非人人都看好谢灿踩出来的这条路。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大卫.基斯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就说:“它要么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要么完全错误。我强烈怀疑是后者。”“这挺正常,并不是科学家之间有矛盾。这种争论有时对某个领域的推动作用反而特别大。”谢灿一点儿也不介意                   

(选自《中国青年报》 有刑改)

1.文章标题中的“或”能否去掉? 为什么?

2.文中表明“磁受体蛋白”有什么作用?

3.阅读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作为科学家的谢灿,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