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素颜如雪 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

素颜如雪

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味道。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②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③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大 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簌寂静,只听见雪在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的事吗?

④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文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⑤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⑥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笔下的仕 女真是冰清玉洁。白衣女子坐在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纯洁素雅,安详从容。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千红。她们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你会感到,原来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⑦记得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荷塘结了冰,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美。一瞬间,荷的清气扑面而来。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一个人的暮年,霜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

⑧一对夫妻,暮年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有一幅油画,傍晚昏黄的烛光下,屋中桌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头在编织毛衣。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俩人似乎都没有听。他们默默相伴静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佛。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濡以沫的知己。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连爱情都显得多余。终无语,竟是最深情时。

⑨读唐诗宋词 ,你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风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灵,有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清澄和素洁。眼前似乎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⑩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 境界。

1.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④⑤段的“好文字”?

4.从修辞 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5.文章以“素颜如雪”为题,好在哪里?

6.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举一例简述你心目中的“素颜如雪”。

 

1..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清澄素洁。 2.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3.“好文字”是素雅纯粹、清新自然的文字。 4.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暮年的季先生比喻成一树梅,生动形象地写出季老先生简净、纯粹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季老的赞美之情。 5.表达作者对“素颜”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以形象的比喻和诗意的语言,引起读 者的阅读兴趣。 6.示例一:一个女同学,扎着马尾辫,穿着干净的校服,坐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既是“素颜如雪”。 示例二:一束绽放的芦苇,插在青花瓷的酒瓶,微风中摇曳,素净淡然,既是“素颜如雪”。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几乎每一段都是一个方面的“素颜”,注意语言的简洁,信息的完整性。 2.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第①段,所以就有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联系上文4段的“好文字”的下文,原句是“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5段的“好文字”的下文是“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 4.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明显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季老先生简净、纯粹的人生境界。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季老先生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作者对季老先生的情感。 5.试题分析:考查文题的作用。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后再作答。“素颜如雪”在内容上:表达作者对“素颜”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在结构上:是全文的线索。手法上:以形象的比喻和诗意的语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6.试题分析:对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素颜如雪”的含义,并能联系实际举个例子写出你心目中的“素颜如雪”的人或物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 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3) 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5)唐诗中有许多描写大江大河或高山平原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 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 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不有其名。

B. 牡丹之爱,宜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其间者。

C. 命童子取土平。  由此观之,王蔽甚矣。

D.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分人。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什么?《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

B. 《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C.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查看答案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B. 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是众神的首领,掌管着旅行和商业。宙斯是他的父亲,赫拉是宙斯的妻子。

C.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 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运用比喻, 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 ,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C.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D.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 ,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赞美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