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他是我国________(历史时期)时代的人。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            (2)管夷吾举于________

(3)征于________                    (4)国________

3.在作者列举的六个人中,舜的身份与其他五个人有什么不同?

4.在作者看来,对那些要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经受磨难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5.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1.孟子(孟轲)战国 2.筑墙狱官(士官,狱吏)面色常 3.舜是传说中的帝王(五帝之一),其他五个人是历史上的大臣。 4.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或:“使他们的内心受到惊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其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5.示例:(1)无论是一个人,一个集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2)要成就非凡的业绩,就要有不畏艰难的意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3)对于有志向的人来说,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干。(4)遭遇忧患之事不必畏惧,身处安乐之中倒要心存警惕。 【解析】选自《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年代:战国 参考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1.“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士”在这里是名词,“狱官”的意思。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涉及到文章的基本事件、人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舜是尧的继承人,傅说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胶鬲辅佐周武王,管夷吾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孙叔敖被任命为令尹,百里奚被任命为大夫。由此可知,舜是传说中的帝王,其他五个是大臣。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中“所以”是“用来”的意思,即“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经受磨难的意义。 5.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积累与运用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__________________。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4)夕阳西下,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

(5)杜甫在 《望岳》 中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__________________。”

(6)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了守边将士思家爱国的惆怅之情:“__________________。”

(7)热爱自然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道出了自己的情趣所在。

(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了自己辞官后献身教育的志愿:“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亘古至今,古诗一直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它们就像我的一个亲密好友,伴我成长,使我受益。

请以“古诗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补全题目再写作;②写出真情实感,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等。如要出现,一律用“××”代替,否则扣分。

 

查看答案

(2017届中考贵州遵义卷)

说“正”

李建永

①每一个汉字的组成结构部分,往往都包含着丰厚的意蕴。“正”字由“一”与“止”构成,故其本义乃“守一以止”。东汉许慎《说文》讲:“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徐锴曰:‘守一以止也。’”

②那么,“一”是什么?何以守‘一’?

③《说文》讲:“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其大意与老子《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近。我倒觉得,由于《易·乾卦》的六个阳爻(yáo),是由六个“一”组成的,因而“一”体现的正是《易·乾卦·文言》中阐释的“刚健中正”。故我认为,“一”的本义乃“刚健中正”。

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对于生长与天地之间的人来说,刚健中正的“正”来自于“中”,正气来自于中气,中气源自养气,正如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讲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就是从自身的“养中持正”做起,蕴藉涵养胸中之正气,氤氲淳化为道德、智慧和力量,不仅道润自身,裨益家庭,而且成就事业,造福人民。

⑤然而,理论不能只停留于理论阶段,理想也不能仅止于理想化,迄今为止,在塞北的许多村庄,每逢村干部换届选举以及其他事宜的投票活动,仍然沿用老辈人传法,画下一个个“正”字来计票,这种计票方式,倒不完全因为“正”字恰好五画方便计数,其注重并寻求的正是“正”字所蕴含传统   政治文化意义。

⑥孔子曰:“政者,正也。”正直的全部要义,就在于一个“正”字。而“正”者,“守一以止”,当“止”于“刚健中正”。“刚健”乃精诚坚守,一以贯之;“中正”乃公平正义,一身正气。至于“守一以止”的“守”,对为政者来说,既要求人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亦包含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特别是各级机关单位的一把手——尤其是主政一方或一个方面的主官,“一”与“正”一身双荷,担子艰巨,责任重大,位高权重,影响深远,在其能否“守”“止”之间,不仅关乎一己之荣辱,同时还关系到一项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一方土地乃至一个系统的安危,“政”与“正”相较,多了一个反文旁,意为敲打、敲击、打击。所以,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等等,也是为政者必须接受的要求。

⑦俗话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可见“止一”不易,“守一”更难;更何况有人明知故犯。倘若有的人——特别是官员,不甘“守”,不愿“止”,不肯“养中持正”以厚德载物,不能“刚健中正”以自强不息,必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现实中有太多反面教材给人以警示:迷失航向、偏离正道、贪赃枉法、行险侥幸者,就会像俗语所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⑧其实,做人做官,一个道理。

(选自201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对“为政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3.文章对第⑦段划线句作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析其作用。

4.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养中持正”。

 

查看答案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字后》)

【注释】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乞书_______________

(2)不精粗____________

(3)书遍乃_____________

(4)谑弄皆有义味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

A.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B.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

C.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4.翻译下列句子。

(1)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2)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5.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 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 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 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特: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遣 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精力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in)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闻:隔篁竹,闻。水声/不求闻。达于诸侯

B. 出:卷石底以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 游:皆若游。无所依/似与游。着相乐

D. 环:四面竹树环。合/环。滁皆山也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语段(一)是怎样从岑冕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4.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一)做着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