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五个一”城市战略的实施,...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五个一”城市战略的实施,盐城将成为一座浮光掠影的宜居城市。

B. 清明节,手拿鲜花去祭祀亲人的人车流如织,不绝如缕

C. 在学雷锋月中,我校团委、少先队精心筹划,处心积虑,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D. 班会课上,班长对近来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问题作了重点强调,防患未然

 

D 【解析】试题分析:A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运用对象错误。B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运用语境错误。C处心积虑:指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荷兰花海“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的美名,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峰拥而至。每到3月末,300多个品种,3000万株的郁金香次第(     )放,wèi(     )然壮观。在寓意的构思、花境的布置上,花海采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将“一带一路”、“复兴号”、“不忘初心”等元素融入到花(     )的种植设计中,用郁金香的“七色画笔”,勾勒出花海发展的鸿伟蓝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括号里书写汉字。

_______放      wèi_______      花_______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_____ 改为_______      _______ 改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

(2)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6)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既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的“可”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潭中鱼百许头

B. 斗折蛇行,明灭

C.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知其源

D. 以其境过清,不久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阅读文章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⑨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

⑩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阅读全文,用文中原词填写下表。

时间

快手刘的手

快手刘的演技

观众

“我”的表现

“我”童年时

敏捷灵活

______

围了几圈

揭他老底

“我”高二暑假

______

漏洞百出

______

______

 

 

2.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

②“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

3.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请结合文意分点简说,至少说4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