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起步”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补全题目;(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请以“起步”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补全题目;(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600字以上;(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起步 朋友,当你看到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挣脱爸爸妈妈的手,摇摇晃晃向前跑时,你的感觉如何?尤其当你看到他摆着小手拒绝父母的搀扶时,你又想到了什么?是的,在我们刚刚起步的时候,要有一点自主,勇敢和顽强的精神。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这话确有道理。面对将来,是知难而退,还是激流勇进?是退避三舍,还是勇往直前?当然,我们想实现自己将来的目标和理想,就要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做出正确而又利于自己一生的选择。 你见过展翅高飞的雄鹰吗?你见过呼啸山林的百兽之王老虎吗?它们也是在困扰迷茫之后鼓足勇气开始第一次振翅,第一声怒吼。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承认最初步入人生的艰难,也承认未来的路很坎坷,但并不表示我们屈服于它,迁就于它,而是在承认之后藐视它,对着它的困扰与阻碍,勇敢地抬起头,跨出人生的第一步。 纵关古今中外,凡是成功者,有哪个不是在他起步时,就立下了凌云壮志的?华罗庚,居里夫人,爱迪生……无一不是在少年起步的时候,就立下了大志,而后又顽强行进的。面对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和一条条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我们在这即将迈出的一步上,纵有天大困难,又有何畏惧? 在这人生的起点上,除了克服困难,顽强斗争外,重要的还是要正确把握自己,看清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许许多多新的东西还未领会,这就要靠我们从选择道路的那一天起,就决心选择一条为国为民的正确道路。 我们现在是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这关键的时刻,我们要在自主的前提下,勇敢顽强地奋斗,以新的姿态起步。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很简单,就是一个词语“起步”,而且没有任何的写作提示,所以难度较大。首先要理解“起步”的意思,即“开始走、开始步行”。文章肯定不是要学生写它的本义,应改写它的比喻义,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写人生的“起步”,踏实、勤奋的开始,成就美好的人生;也可以写一件事情的开始,起好第一步,成就未来。据此分析选材作文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泺,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便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己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她己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顾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己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己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在泥水里,艰难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全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想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来。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己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选自《语文网》)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文中让“我”心痛的两件事情。

2.文中划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3.结合原文内容,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出两点。

4.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的作用。

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 第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 第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 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课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选段,完成小题。

在沙漠里边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叫鸣沙山,即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这里设有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呜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呜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1.选文首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这段文字说明了沙漠里的什么怪异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选文中划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链接】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

(4)人不其忧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3.课文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颜回课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方法,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课文中的刘禹锡和链接短文中的颜回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内容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学习了“鸟”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成下面的任务。

(1)文学社准备出一期“爱鸟”专刊,请你设计一个栏目,并简述设计理由。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你喜爱的一种鸟写一段“赞美词”。

【示例】啄木鸟:你不知疲倦地在树干上啄食害虫,以母亲的情怀守护着森林。

(3)学校“爱鸟护鸟”小分队来到“鸟语林”活动,李华同学发现他的邻居张叔叔正准备打鸟,这时李华该如何劝张叔叔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