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B. 欲穷其林             穷:尽

C. 渔人甚异之           异:惊异

D. 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武陵人以捕鱼业/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B. 问所从来,具答/有良田美池桑竹

C. 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

D. 便扶路/寻所志

3.下面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A.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其他人来到这个没有路的地方。

B.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没有路的地方。

C.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D.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 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 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 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1.C 2.D 3.D 4.C 【解析】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年代:东晋 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解释有误,异,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异。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D项。意思都是“从前的、旧的”。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作为/给。B: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这。C:代词,代指桃花源/代词,他,文中代指渔人。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D项正确,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妻子:妻子和儿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B. 在几千里之外,我已经听到乡亲们正唱着秦腔,那高亢、粗犷、清丽、煽情的旋律在眼前经久地回响。

C.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10日上午经过大约 1300千米左右的飞行,到达西安阎良试飞基地。

D.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 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C. 正当我听得陶醉的时候,那美妙的音乐戛然而止。

D. 从那个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在此期间我对人情世故知道了不少。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欺侮    照例    油馍    登时    茂腾腾

B. 怠慢    领域    瞳仁    静穆    元霄节

C. 震撼    躁热    思慕    宽慰    马前卒

D. 辐射    缭原    踊跃    偏僻    波光鳞鳞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掇(cuàn)    水(fú)     家(juàn)      洁(jiǎo)

B. 咐(zhǔ)     子(méi)    脑(pàn)       然(mù)

C. 绊(jī)      杂(rǒng)   奋(kàng)      暗(huì)

D. 旋(hàn)     色(tuì)    争(sònɡ)      怅(wǎnɡ)

 

查看答案

我自豪,因为我的学校,我的班级;我自豪,因为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自豪,因为我的奋斗,我的成功。

请以《我因       而自豪》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②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③不得抄袭,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