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迈进多彩的青春,你的心也许经历了更多的风雨,也许品尝...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迈进多彩的青春,你的心也许经历了更多的风雨,也许品尝过更多的酸楚,也许孤独过,迷茫过,怀疑过,害怕过……但不管如何,愿你的心不要渐渐干涸,这世间总有能够滋润我们心田的美好,犹如一汪清泉,静静地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感悟,去回味。

请以《心有一汪清泉》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心有一汪清泉 母爱,犹如一股清泉,淙淙地滋润着我的心田...... 盛夏中午,我挨着墙,坐在椅上。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握着笔,快速地在纸上起舞。秒针“嘀嗒、嘀嗒”地转动,白纸“沙沙、沙沙”地翻动。我的脑子在思考着,手握着笔在纸上一篇又一篇地演算着,我始终也无法解决这道数学难题。我有些不耐烦,再加上炎热的天气弄得我汗流浃背,挥汗如雨。这令我逐渐变得暴燥。我双手握拳,猛烈地捶打沙发,发泄我内心的怒气。沙发“啪啪”的大声发出声音抗议。母亲闻声而来,见状,她并没有阻止我,而是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我。她半闭着眼睛,均匀地呼吸,十分平静,静得让你觉察不到她的存在。待我捶累了,像一名伤痕累累的士兵一样,趴在刚刚被我折磨完的沙发上,气喘如牛。汗,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我的额头滑到我的下巴,弄得我痒痒的。我随手擦掉。 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又走进我的房间,手中还多了一杯绿茶和一条手巾。我接过她递给我的绿茶,十二分冰凉的绿茶,张开嘴巴,咕噜咕噜地灌下去,只觉得冰凉,冰彻透心,尝不出任何滋味。我把杯子递给她,她放下杯子,缓缓地坐在我旁边,手拿着被她叠得整齐的毛巾,在我的额头上轻轻地擦,又一股冰凉之感,但我隐隐约约还感到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一瞬间令我感到心头酸酸的,只是一瞬间而已。感到这种感觉既平凡又那么的伟大。 想到这里,她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路--我们去游泳吧!此时,那种感觉又来了,仿佛从天而降,让我的内心犹如翻江倒海般。我答应了她,跟随她一起来到游泳边。我不知她为什么要带我来游泳,要知道她平时不太喜欢到公共场所。 我实在忍不住,问她。她微笑地说,她想我冷静一下,清醒一下头脑。快要考试了,她不想给我太大的压力 ,而影响我的情绪,阻碍我在考试过程中的发挥。 我又一次忍不住了,这次忍不住的是一种叫泪水的东西。我迅速地沉入水中,游到远处。我不想让她看见我在哭,我不想让她为我担心。大概一段短暂的时间,我把头露出水面,瞧她在干什么。可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视线--她正坐在休息的椅子上,向我挥手,而旁边,整齐地摆放着她为我准备的点心和饮品。我现在,终于明白,不,而是明白透了,那种感觉正就是母爱,世上最伟大的爱。 母爱,犹如一汪清泉,彻彻底底地滋润着我的心田。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心有一汪清泉”。审题:最基本的方式: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办)。就“是什么”,在立意的时候,首先一定要落实下来,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还写什么文章?它是中心,是魂,是线索,只有落实下来,你才知道围绕整个中心、这个线索去选材、组材。如何明确“清泉是什么”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化大为小、化实为虚。这个清泉可以是“善”,这个清泉可以是“乐观”,这个清泉可以是“爱”,这个清泉可以是“淡泊”,这个清泉可以是“静”,有了明确的中心词(当然只能有其中一个,否则中心就不集中了),我们再来选材、组材就容易了。我们如果以“善”“乐观”“爱”“淡泊”“静”其中的一个为题,就会下笔如有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千里之马》)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只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    (2)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

(3)有以千金千里马者__________  (4)事死马而捐五百金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 千里称也/有千金求千里马者

B. 食马者不知能千里而食也/鸣之而不能通

C. 所求生马/千里之马至

D.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死马买之五百金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5.《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我说我

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以示坚强,气得母亲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摘野花,贪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姹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读的中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算是秀才了。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妇,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看到贴着的对联的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钱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得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猛。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畜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它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如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达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1.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

3.文章第⑤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的?

4.请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

5.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

 

查看答案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结合第②段,说说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今年8月至11月,包括上海包玉刚学校、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平和双语实验学校、上海实验学校等10所沪上知名“牛校”校长集聚在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每隔一个周日与上海家长面对面对话,告诉家长“如何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名校校长都在提醒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抢跑”上。

材料二:“抢跑”

材料三:在上海一家教育类公众号最近一次的调查中,1280名家长中的98%都在“抢跑”,55.5%的家长把“幼升小”准备期提前至幼儿园中班。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漫画,描述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以上的三则材料,你认为我国现在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应怎样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傳雷家书》中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多次教导儿子:待人要________,做事要________

(2)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事情等待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上面文字出自小说《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