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今年8月至11月,包括上海包玉刚学校、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今年8月至11月,包括上海包玉刚学校、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平和双语实验学校、上海实验学校等10所沪上知名“牛校”校长集聚在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每隔一个周日与上海家长面对面对话,告诉家长“如何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名校校长都在提醒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抢跑”上。

材料二:“抢跑”

材料三:在上海一家教育类公众号最近一次的调查中,1280名家长中的98%都在“抢跑”,55.5%的家长把“幼升小”准备期提前至幼儿园中班。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漫画,描述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以上的三则材料,你认为我国现在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应怎样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很多“牛校”校长呼吁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抢跑”上。 (2)示例:一个孩子背着厚重的书包,汗流浃背地奔跑在英语、语文等各种补习班之间。 (3)示例: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即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就,不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这种方式既有损孩子的身体健康,又有损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让孩子劳逸结合,不要把孩子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抢跑”上,要全面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读材料一,整体把握内容。可提取“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名校校长都在提醒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抢跑’上”一句进行压缩整理。(2)图文转换。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描述性语言表达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的中心事件概述出来。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3)对材料的探究。一问,可分析材料中的相关现象,然后指出问题所在。如“1280名家长中的98%都在“抢跑”,55.5%的家长把“幼升小”准备期提前至幼儿园中班”的现象,说明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即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就,不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二问,解决的方法。可提取“几乎所有名校校长都在提醒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抢跑’上”等句进行压缩整理作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傳雷家书》中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多次教导儿子:待人要________,做事要________

(2)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事情等待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上面文字出自小说《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春天像一位俊美飘的少年,风度翩翩轻摇羽扇,扇来人间万物光鲜;________

②万木葱的郊外,鸟儿尽情地放声歌唱;朝气蓬勃的活泼顽童,不知疲倦地尽情嬉戏;生气蓬勃的奋发嫩芽,如饥如渴地吮吸芬芳。千家万户沐浴在春风中,人们早已迫不及待,争相欢呼雀跃地跳跃起来,张灯结彩喜迎春天,连炊烟也不甘寂寞地袅袅升起,为欢迎春天的到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③春色人,枝枝柳条在春风的伴奏中宛如翩翩起舞的女子,在莺歌燕舞中相得益彰;湖面一叶扁舟在波光粼粼的春色洗礼下甚是璀璨夺目,荡起阵阵涟漪;艰难穿破石头的碧绿小草羞涩露出甜美如花的微笑,它挺起的梁是它骄傲的倔强。春夜喜雨,静谧的夜色都想凑凑热闹顺便沾沾春天的气息,多情的春雨随风悄悄地滋润万物,仿佛害怕破坏这美妙的气氛。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3)请在第②段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

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__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陋室铭》中运用比兴手法,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个主旨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整默写默写《蒹葭》最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你崇拜的人很多吧?可能是亲人,可能是明星,可能是老师,可能是同学,也可能是与你素不相识的人……你要崇拜他(她),自然有你的理由。

请以“我崇拜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要线索清晰,并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必要时,明星以外的人名一律用张爷爷、张叔叔、张阿姨、张老师、张同学等代替,地名用A城、B村等代替,校名用某中学、某小学等代替);

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以军中多务。权曰:“孤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以为/大有所益    B. 蒙/乃始就学

C. 非复/吴下阿蒙    D. 及鲁肃/过寻阳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辞__________     (2)岂 ___________       (3)及_____________

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