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结庐在人境,_____...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陶渊明)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怀旧空吟闻笛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5)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山水之乐,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7)_____,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齐王纳谏后“令初下”时情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最后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互文的修辞手法,悲怆含蓄地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而无车马喧 (2)不尽长江滚滚流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到乡翻似烂柯人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蹴尔而与之 (8)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9)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蹴,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用正楷在田字格内工整书写。

这是一个充满(xiá)思的季节,每一片土地都在(yùn)酿一个季节的故事,每一叶绿芽都在萌发一个蓬勃的希望。这个季节,满目春色,你会忘记流年的(cāng)桑。流动的乐章,让飘零的容颜焕发(xuàn)目的光彩。

 

 

 

 

 

 

 

 

 

 

 

 

 

 

 

 

 

 

 

查看答案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叙事完整、详略得当、中心明确;(2)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孤灯斜影

王丹枫

①黄昏,夕阳像个醉鬼,红着脸倒向西天。碎影斑驳,坠在脏乱的胡同深处,一缕深幽的斜阳落在“中华老字号”五个字上。酱红色铁门紧闭,有人踩着自行车打门前闪过,揿铃,撒下一串“叮铃”脆响,门里迅疾传来几声狗吠。要不是门脸儿的发旧广告牌,很难留意到这里曾是老北京人耳熟能详的北京美术红灯厂。

②敲了几下门,一个五十岁上下的汉子径直带我进了工作间,他就是郭师傅,北京宫灯传承人。二十多平方的工作间被几张工作台占去了大半,一台刨床搭着布帘在角落里,看上去很久没用了。门口的立式电风扇,不时发出“吱吱”颤音。原本雪白的墙皮也发黄了,水泥地面上覆满了渍痕……

③现实有点儿残酷,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接到宫灯活儿了。很多时候,他无事可干。现在,厂里做宫灯的师傅仅剩三人,最小的就是他了,53岁。时间快得瘆人,一个趔趄,郭师傅就栽倒进知天命的年轮里。十八岁高中毕业那年开始学做宫灯,现已入行三十五年。头都秃了,成老家伙了。没有年轻人肯来,老家伙们都等着退休就回家养老。

④虽然一直挣着微薄的工资,但郭师傅从没后悔过。“咱这人,比较传统,父辈都是干这个的,我就想吧,老老实实干这行得了,别的咱也干不了。”他呷了一口茶,若有所思地怔在那里,像一尊雕塑,皱纹无所不在地侵犯着他的倦容,“跟我一年进厂的十多个人,大多跑出租去了。”

⑤“年轻那会儿,干得可起劲了。”郭师傅说:“进厂学了一年多,木活都会干。这得益于耳rǎn。少时,常看见父亲晚上在家做木活,那会儿在单位干不完的,可以回家干,有时候他也跟着学。晕黄的灯光下,父子俩各拿一把刻刀,在木料上凿凿刻刻,夜深了,出奇地静……”

⑥好时光总教人怀念。2004年红灯厂改为股份制后,迄今最大的一笔宫灯订单来自于什刹海旁边的恭王府,100多盏。那还是赶上恭王府修缮。而这样的机会也难得一遇。因为宫灯一挂就是几十乃至上百年,全是榫卯结构,很难坏。

⑦宫灯的造价远远高于灯笼,非寻常人家所能消费。全是木质结构,用料讲究,红木和紫檀为上选,梨、枣次之,桦木、栬木等硬杂木为三等。

⑧行当里有句老话叫“三分手艺,七分家伙”。手艺高超的宫灯技师,都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雕刻镂花时要用到锼弓子,以铁丝磨其空隙,这个家伙得自己捯饬。现在虽然有了更为先进的曲线锯,但是弯儿活出来的很毛糙,雕刻这一环还是要手工才有味道。机械化虽然提升了速度与产量,但却不能复制手艺人的灵气。那种神韵,非手工出不来。

⑨“大靠架子小靠扇,钉灯当然也关键,龙头龙脚要活现,镂空花牙牢固有神态,灯画雅气远近都能看得见。”这段顺口溜是北京宫灯制作的要诀,郭师傅说从架子、开料、开榫、拓样、锼活、溜活到雕刻、攒架子、粘牙子、磨活等,少不了还要堵腻子、上色、抛光打蜡、手绘玻璃片儿、手编灯穗,再制作圆光、卡子、灯钩,最后钉灯组装、包装……制作一盏宫灯需要上百道工序。入行35年,制作宫灯的“木活”和“花活”,郭师傅早已驾轻就熟,以前绘玻璃片儿还得在纸上画草图,现在不用勾图了,都在脑子里装着,很多工序合着眼都能干。

⑩2008年6月,北京宫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高兴了好一阵子,可是火焰的光芒会渐渐暗淡下来,一年里三盏宫灯都卖不出去。

⑪“有几个年轻人认识这玩意儿?国家现在叫它‘非遗’了,为什么叫它‘非遗’?肯定是没人要,认知度低啊!”他满脸的无奈,“纯市场化,准得灭亡。”

⑫屋外的斜阳,转瞬消隐在天际。送我到胡同口,几户人家门前的大红灯笼亮了,“再干个六七年,我也退了,那一天,我会送自己一个礼物——六方宫灯,图样我都想好了……”

1.在第⑤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

耳rú目rǎn______

2.请说说对第②段“一台刨床搭着布帘在角落里”一句加点字“挤”的理解。

3.从文中看,造成北京宫灯制作面临窘境的具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匠精神”是近年来的热词,通读全文,分析郭师傅身上表现出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事例

(1)______

(2)______

精益求精

(3)______

(4)_______

上百道工序一道不缺,驾轻就熟,闭眼也能做。

 

 

5.对于本文标题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孤灯”暗示了本文写作对象的萧条式微。

B. “斜影”借夕阳投影隐喻宫灯手艺的没落。

C. 标题表达作者对传统工艺陷入困境的忧虑。

D. 标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qiáo cuì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第②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qiáo cuì______

2.第①段中画线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3.下列对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B. “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C. “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D. “看花”是因为母亲想让我养花。

4.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瞽者,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昏暗中行走。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①恐已______         ②盲臣敢戏君乎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晋平公起初认为师旷戏弄自己,是因为两人对“炳烛”理解有异:晋平公理解为________;而师旷指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