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说和做(节选)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说和做(节选)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⑪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⑫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

2.“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请问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

 

1.体现了先生从容镇定、大无畏的精神。 2.“巨”在一切为国为民上,“高”在崇高的爱国主义的精神上。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描写语句的深刻含意。“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这是富有个性的肖像描写,形象再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凛然大义,又充满着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 2.试题分析:考查议论语句的深刻含意。“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从全文来看,“巨”在一切为国为民上,“高”在崇高的爱国主义的精神上。一定要读懂文章内容后再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人啖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于南方     仕:__________  (2)席上菱   食:__________

(3)欲以热也   去:__________  (4)北人菱   啖: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欲以去热也”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钱覆其口    B. 公亦以此自矜

C. 静以修身    D. 投以骨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其人自护其短。

(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①东栏:指诗人庭院门口的栏杆。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一二句所写的景象。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他拉上了包月。哼,和拉散座儿一样的不顺心!这回是在杨宅。杨先生是上海人,杨太太是天津人,杨二太太是苏州人。一位先生,两位太太,南腔北调的生了不知有多少孩子。头一天上工,祥子就差点发了昏。一清早,大太太坐车上市去买菜。回来,分头送少爷小姐们上学,有上初中的,有上小学的,有上幼稚园的;学校不同,年纪不同,长相不同,可是都一样的讨厌,特别是坐在车上,至老实的也比猴子多着两手儿。把孩子们都送走,杨先生上衙门。送到衙门,赶紧回来,拉二太太上东安市场或去看亲友。回来,接学生回家吃午饭。吃完,再送走。送学生回来,祥子以为可以吃饭了,大太太扯着天津腔,叫他去挑水。杨宅的甜水有人送,洗衣裳的苦水归车夫去挑。这个工作在条件之外,祥子为对付事情,没敢争论,一声没响的给挑满了缸。放下水桶,刚要去端饭碗,二太太叫他去给买东西。大太太与二太太一向是不和的,可是在家政上,二位的政见倒一致,其中的一项是不准仆人闲一会儿,另一项是不肯看仆人吃饭。祥子不晓得这个,只当是头一天恰巧赶上宅里这么忙,于是又没说什么,而自己掏腰包买了几个烧饼。他爱钱如命,可是为维持事情,不得不狠了心。

……

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的混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拚命似的喊:“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象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怎吗札?”太太说完这个,又看了祥子一眼,不言语了,把四天的工钱给了他。拉着铺盖刚一出街门,他听见院里破口骂上了。

(1)请简要概述选段主要情节。(不超过30字)

(2)从文段中你看出祥子是个怎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 (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称号。

B. 祥子拉着曹先生回家的路上被侦探跟踪,后来被张侦探勒索,他交出了全部积蓄才得以保命。

C. 祥子第一次丢车后回到北平,在海淀的一家小店住了三四天,梦话被人们听了去,从此得了个“骆驼”的外号。

D. 祥子在小茶馆遇到老马和小马爷孙俩,出于同情给他们买了包子。爷孙俩的命运刺激了祥子的内心,他开始对命运动摇,对靠个人奋斗可以摆脱贫穷产生了怀疑。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C. 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共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D. 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