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B. 《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邓稼先是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

C.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英国作家都德。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

 

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都德是法国作家,不是英国作家。故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问题的情景。

B.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

D.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B.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 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独裁  奠基  至死不懈  目不窥圆    B. 深宵  小楷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C. 挚友  卓越  心不在焉  沥尽心血    D. 硕果  草率  不以为然  慷概淋漓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括号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嗥呜(háo)       彷(pánɡ)徨         仰慕(mù)        鲜(xīān)为人知

B. 赫(hè)然        衰(shuāi)微        迭(dié)起       气冲斗(dòu)牛

C. 高标(biāo)      校(xiào)对         调羹(ɡānɡ)      深恶(wù)痛绝

D. 抹(mǒ)杀        机杼(zhù)          澎湃(pài)       迥(jiǒnɡ)乎不同

 

查看答案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丹帛曰“陈胜王”              一男附

B. 已失期                          关山若飞

C. 天大雨,道不通                  宾客大宴

D.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黄河远上白云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发闾左谪戍渔阳           闾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失期                 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大雨                 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应者                 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直接原因),也有必然性(根本原因)。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然性(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