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诅咒(zǔ) 佝偻(góu) 扶...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咒(zǔ)      偻(góu)   (yè)     (jiù)

B. 进(pián)   哑(yīn)   (huì)    (chù)

C. 褓(qiǎng)   智(ruì)   (lù)      (suī)

D. (jù)      (ráo)   笑(chī)     废(tuí)

 

C 【解析】试题分析:对于常见的字词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或多音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A项中佝偻(góu)拼音错误;B项中伫立 (chù)拼音错误;D项拮据(jù)拼音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炸香椿、__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6.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查看答案

量子卫星通信

崔金泰

①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它的成功发射,把量子实验从地面搬上太空,从而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和科学实验体系,这必将开创安全通信的新时代。

②量子卫星之所以能保障通信安全可靠,是因为量子卫星让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交换令信息无法被破解的量子密钥,而这个密钥是利用量子的奇异特性实现的,它就是“量子纠缠”。

③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顿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这里所说的量子纠缠,是指在两个处于“纠缠态”的微观粒子中,无论它们相距多么远,若对其中一个的特性进行任何修改,那么就像孙悟空和其分身“心有灵犀”一样,都会立即在另一个粒子上出现反应并做出相应改变。利用这种特性产生的量子密钥,就可以保证任何外人都无法破解通信密码。因为量子密钥一旦被截获或被测试,其状态就会立即发生改变。有人对此用“肥皂泡”作了形象的比喻:                 

④那么,天地之间是如何进行量子通信的呢?具体来说,先将量子信号从地面发射并穿透大气层,卫星接收到量子信号并按需要将其转发到另一特定卫星,即量子卫星上;量子信号再从量子卫星上穿入大气层到达地球某个角落的指定接收地点。          量子信号的携带者光子在外层空间传播时几乎没有损耗,          在技术上能实现纠缠光子在穿入大气层后仍然保持其纠缠特性,          就可在量子卫星帮助下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

⑤“墨子”号卫星通过使用信息加密技术,使其可以在相距数千千米的通信者之间分发量子密钥。这颗卫星开始是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分发量子密钥,然后还计划向奥地利发送量子密钥。它的预定目标是,在两年内利用卫星建立一个可靠、不会被破解的通信网络,并为建立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⑥在量子卫星未发射之前,我国多家企业已将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投入市场,并在银行之间或政府机构之间建立了这类网络。但是这些光纤网络只能在数十千米的距离内发挥作用,再远就不行了。因为在地面传输信息时,光子通过空气和光纤时会被分散和吸收,从而对网络的干扰较大,有了量子卫星后,由于光子在太空中传播几乎没有损耗,因而量子卫星开展的量子通信实验距离为1200千米,远远超过了陆地上300千米的最远距离。

⑦总之,量子卫星通信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加密通信手段,并将成为一代信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和日益普遍的电子服务安全基石,成为保障未来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量子卫星的。

2.请将第③段结尾的比喻句补写出来。

3.第④段空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  而且  所以    B. 如果  由于  那么

C. 由于  如果  那么    D. 因为  不仅  而且

4.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墨子是枣庄的古代名人,根据你对墨子的了解,简要谈谈我国第一颗量子卫星以“墨子”号来命名的用意。

 

查看答案

孙叔敖为楚令尹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一:全部。③国:国家。④老父:老人,下文中“父”,即此老人。⑤衣:穿。⑥吊:慰问,吊唁。⑦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这是孙叔敖谦虚的说法。⑧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楚国的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⑨岂有说乎:莫非有什么要说的吗?⑩去:离开。⑪擅权:擅弄职权。⑫恶:对......感到厌恶。⑬患处之:祸患潜伏在那里。⑭敬受命:聆听您的教训。⑮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⑯心益小:思想越小心谨慎。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孙叔敖_______

(2)甚善,记之。_______

3.4.与“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垢”中加点词语“之”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是(  )

A.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

B. 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C. 司命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D. 公将鼓(《曹刿论战》)

5.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7.8.试举例分析文中“老父”是一个善于“进言”之人?

9.10.试举例分析文中孙叔敖是一个善于“纳言”之人?

 

查看答案

赏析《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中“阔”字的妙处。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