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文阅读 薛万均,本敦煌人,后徙京兆咸阳。父世雄,隋大业末为涿郡太守,万均与弟万...

古文阅读

薛万均,本敦煌人,后徙京兆咸阳。父世雄,隋大业末为涿郡太守,万均与弟万彻因客幽州,以武为罗艺所厚善。

建德帅众十万寇范阳,艺迎拒之。万均曰:“众寡不敌,宜以计胜。”即教艺羸兵阻水以诱之,万均自以精骑百匿城左。建德师渡水,万钧半度击之,大败其众。明年,建德以二十万骑来攻,兵已缘堞,万均与万彻率死士百人出地道,掩击其背,众惊溃去。 柴绍讨梁师都也,以万均为副,万彻亦从。距朔方数十里突厥兵骤至王师却,万均兄弟横击之,斩其骁将,虏阵乱,乘之,俘杀相藉。突厥走,遂围师都。诸将以城险未可下,万均曰:“城中气死,鼓不能声,破亡兆也。”既而贼果斩师都降。俄从李靖讨吐谷浑。军次青海,万均、万彻各以百骑行前,卒与虏遇,万均单骑驰突,无敢当者。

会有诉万均与高昌女子乱,太宗欲穷治。魏徵曰:“君使臣以礼,若所诉实,罪且轻,虚则所失重矣。”诏勿治。后帝幸芙蓉园,坐清宫不谨下狱,忧愤卒。帝惊悼,为举哀,诏陪葬昭陵。后尝赐群臣貘皮,及万彻而误呼万均,怆然曰:“万均朕勋旧,忽口其名,岂死者有知,冀此赐乎?”因命取焚之,举坐感叹。

(节选自《新唐书》)

【注释】①罗艺:隋末唐初将领。②羸兵:疲弱的士兵。③堞:城墙。④相藉:相互挨着,形容人死的多。⑤幸:临幸、到。⑥坐清宫:因为清理行宫。⑦貘皮:一种珍贵动物的皮毛。⑧勋旧:元勋旧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万均自以精骑百城左________

(2)建德帅众十万范阳_______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距 朔 方 数 十 里 突 厥 兵 骤 至 王 师 却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因命取焚之,举坐感叹。

4.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薛万均富有谋略的两项是(      )(    )

A. 万均单骑驰突,无敢当者

B. 即教艺羸兵,阻水以诱之,万均自以精骑百匿城左

C. 众寡不敌,宜以计胜

D. 建德以二十万骑来攻,兵已缘堞

E. 万均兄弟横击之,斩其骁将

5.作者在故事结尾写唐太宗赏赐群臣时,误叫“万彻”为“万均”,这个细节的用意是什么?

 

1.(2)隐藏,躲藏(3)入侵 2.距 朔 方 数 十 里/突 厥 兵 骤 至/ 王 师 却 3.于是太宗就命令把貘皮取来烧给(万均),满座的人都感叹万分。( 4.BC 5.该细节写出了唐太宗对万钧的怀念,对万钧之死的悲痛,更突出了万钧的功劳之大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匿”通“隐藏”;“寇”是古今异义词,“入侵”的意思。 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根据句意进行句读即可。这句话的意思是:距离朔方数十里地时,突厥军队突然而至,唐朝军队退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阅读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释】 ①坞:山坳。②抱:环绕,围绕。③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一、二两句诗中,与诗题“访”相呼应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澍

①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②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③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④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⑤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⑥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由千城一面到千街一面,不是一种城市文化的悲哀吗?

⑦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⑧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节选自2007年《瞭望》,有删改)

1.文章开头写“近二十年来,我们城市建设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2.作者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同西方相比,有哪些“闪光点”?

3.下面是原文中的一段话,应该放在哪两段之间,请说明理由。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4.下面做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2013年,因为要建设新型社区,新郑市薛店镇的花庄村,保存完好的10多座清末或民国时期的古宅被拆的面目全非、断壁残垣。

B. 杭州西湖边有着80多年历史的秋水山庄的门头改头换面,原来斑驳的青灰色被涂成了“土豪金”,与周边的景致格格不入。

C. 目前,各类仿古街道层出不穷。沿街两边全是新建的商铺,模样大同小异,很少再顾及当地的历史特色。清一色木雕花窗,青砖粉墙,油漆彩画,牌匾高悬,红灯高挂。

D. 临海紫阳老街的保护尽可能地利用原建筑物的老构件,尽可能地保存原历史建筑所承载的符号和信息。管理者说:我们不想让紫阳街的居民搬出去,老街的生活气息会保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二十年后

(美)欧·亨利

①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②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③“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④“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⑤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领带扣针歪别着,上面镶着颗大钻石。

⑥“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我们俩都是在纽约长大的,多年来亲如兄弟。那时我十八,吉米二十。第二天我要去西部闯荡。在吉米看来天下似乎只有一个纽约。那天晚上我们约定,二十年后,都将在此地、此日、此时再次会面。”

⑦“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

⑧“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⑨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精巧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

⑩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

⑾“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⑿“你猜对了!吉米要是比得上我一半就好了。他是个大好人,只是有点死板。我发财可也不容易,非多长几个心眼不可。在纽约,人总是墨守成规,人要开窍得到西部去。”

⒀这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风也越刮越紧。没人开口说话,一片沉寂。

⒁“我得走了,”警察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⒂“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再见,警官先生。”

⒃“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⒄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⒅“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⒆“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⒇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喔,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灯还亮着。来到亮处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O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们,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刚看的时候他的手还正常,但到看完时却抖得厉害。便条上写着:

鲍勃:

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吉米

(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1.根据小说内容,请从鲍勃角度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鲍勃等待朋友吉米赴约——____________——鲍勃被便衣警察抓捕——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喔,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3.分析第⒀段画线句子“这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风也越刮越紧。没人开口说话,一片沉寂。”在文中的作用。

4.在外逃亡多年的鲍勃为什么会远赴二十年之约?请联系本文内容以及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惊,高叫:“留人!”入见孔明曰:“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马谡亡年三十九岁,时建兴六年夏五月也。

1.请说说失街亭一事反映了怎样的性格?

2.诸葛亮一向谨慎,知人善任,为什么竟重用马谡这样“言过其实”的人?

3.你认为,谁应对街亭之败负主要责任?并说说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下列活动与清明节无关的一项是(     )

A. 扫墓    B. 荡秋千    C. 插柳    D. 踩高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