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敢于承...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找借口,把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于别人。

B. 听了张院士在“百师讲坛”的讲座,嘉豪说:能够聆听先贤的高论,使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C. 《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来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意。

D. 关于2019年起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是否合理,教育部广泛征求意见,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先贤”是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与语境不合,不能用在正常生存的人身上,可改为“大师、专家”等。故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1)我听见有人chuò qì______,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2)看见满院lánɡ jí_____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3)小屋cū zhì làn zào________,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

(4)现在,日月光华,zhōu dào rú dǐ_______,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查看答案

根据原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解释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查看答案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你正坐在考场里进行着语文学科的考试,相信你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我们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无不经历着一次次的“考试”,倘若能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那么,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欢畅,更坚实。

请以“一份满意的答卷”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傅说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______        (2)管夷吾举于士       ____________

(3)行拂其所为        乱____________        (4)人恒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___

(5)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衡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白露到鸿雁来》回答问题

(1)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在古人看来,“白露者,阴气渐重,露凝而色白”,也就是说,露水的颜色为白色;同时,古人又以四时与五行相配,秋在五行中属金,金色白,白色也是秋天的颜色。因此,“白露”一词,字面上是“白色的露水”,本义却是指“秋天的露水”。

(2)在古人的观念中,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古人称之为“仲秋”“仲商”“正秋”“中秋”等。据《礼记·月令》记载:“(仲秋之月)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盲风”,即疾风;“养”,指贮藏;“羞”同馐,即食物。这段话的意思是,八月开始刮大风,大雁从北方飞来,燕子向南飞去,群鸟开始贮藏过冬的食物。

(3)上述物象变化在《逸周书·时训解》中演变成了白露节气的“三候”:“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并称,“鸿雁不来,远人背畔;玄鸟不归,家室离散;群鸟不养羞,下臣骄慢。”古人以“鸿雁”“玄鸟”“群鸟”分别对应“远人”“家室”“下臣”,形成所谓的“候应”。如果上述“候应”不能如期而至,相应地就会有远方之人背叛、家庭离散、下臣骄横等异相发生。

(4)白露时节,天气由暖转凉。鸟类对气候的变化最为敏感,秋高气爽之际也是鸟类活跃之时,或迁徙,或觅食。这应该是古人选取鸿雁、玄鸟、群鸟作为白露节气“候应”的主要原因。

(5)鸿雁是中国文化中的灵禽,小者曰雁,大者曰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因为雁有着如此多的优良品质,所以被古人附着了诸多的象征意义:古人称来往书信为“雁书”“雁帛”,称事物排列有序为“雁行”“雁序”“雁阵”,称彼此音信断绝为“雁逝鱼沉”,称两相别离为“雁影分飞”,等等。

(6)玄鸟,也称“元鸟”,按东汉王逸的解释,就是燕子。燕子曾是殷商先民的图腾之物。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商的始祖名契,其母简狄洗浴时吞玄鸟卵因孕而生。《诗经·商颂·玄鸟》中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述。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其迁徙习性与雁往来相反,春天燕南来、雁北飞,秋天则燕北去、雁南翔。燕子又常筑巢于人家屋宇之下,飞行时喜欢成双入对,这也给古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形容男女相亲相爱为“燕好”,形容男女新婚甜蜜为“燕尔新婚”,形容男女恩爱逾恒为“燕侣莺俦”,形容春光大好为“燕语莺歌”“莺莺燕燕”,等等。

(7)白露的节候表征也出现在古人的诗文作品中。白居易《南湖晚秋》诗中有“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写出了白露时节萧索的湖中景色。唐人元稹有《咏廿四气诗·白露八月节》:“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诗人先以白露“三候”为铺垫,再以农家收秋聚焦。

1.请指出选文的说明对象并概括其特征。

2.用一句话概括第(7)段的只要内容。

3.文章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选文第(4)段加点词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