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的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 ,使我的心也 ...

下列句子的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使我的心也       然而又       起来,觉得要和他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 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 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C. 宛转    悠扬    宁静    迷失    弥合

D. 悠扬    宛转    沉静    迷失    弥散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横笛的声音一开始听起来,应是先高低“宛转”,再“悠扬”;“宛转、悠扬”的笛声让人的心“沉静”而又“自失”,“弥散”的意思是“弥漫消散”,笛声最终是弥漫消散在夜气里。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汉字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暗(huì)     闭(sè)      掇(chuān)    风雪途(zài)

B. 静(tián)    追(sù)      泽(zhǎo)     杂繁琐(rǒng)

C. 栗(chàn)    雨(zhòu)    震(hàn)      气势礴(páng)

D. 仁(tóng)    射(fú)      然(mò)       然而止(ji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朋友就像棉被,真正温暖你的是你自己的体温。”这句话是否给了你新的思考与认识?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 600 字至 800 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1)前两句朦胧月下、“碧砌红轩”显示出诗人________的内心。

(2)一个“好”字平淡却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作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 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 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 坐耶!”九衢①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②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

上③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首者死未 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④。”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 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 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 忧!”

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②筇(qió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子。③上:指 唐太宗。④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卒曳下奴         丈夫之冠也,父

B. 先生大怒         曾其所不能

C. 先生文章一时     益高

D. 大理少卿       乃拜亚夫中尉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B.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C.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D.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4.选文中的谢御使和戴胄在为官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我们的地球正在变暗?

(1)作为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初级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深刻地影响着大气、水循环以及生态 系统。有研究认为,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太阳辐射出现下降趋势,即 所谓“全球变暗”现象。

(2)早在 1989 年,地球物理学家阿特苏姆·奥姆拉就提出了“地球变暗”猜想;1992 年, 同是搞地球物理研究的斯坦希尔和穆雷希特在一份科学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地球变暗”的理 论。他们发现,上世纪 50 年代以色列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能量,与 90 年代相比竟存在着惊人 差距,其下降幅度高达 22%。他们查找了世界各地关于地表接收太阳能量的记录,结果都发 现了类.似.现.象.。上世纪 50 至 90 年代,美国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能量下降了 10%,前苏联地区 的降幅则高达 30%。就全球范围而言,太阳能每 10 年便降低 1%–2%。

(3)2005 年,马丁·威尔德在《科学》杂志发表的题为“从变暗到变亮:地面太阳辐射的

年代际变化”的文章称,自从 1990 年开始,持续数十年的“全球变暗”过程宣告结束,地球 表面日趋明亮。所谓的明亮是指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越来越多,随着阳光而来的当然是更 多的热量,这一现象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上世纪 90 年代末全球温度创下历史记录的原因。 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4)地球变暗、变亮的原因很可能是复杂的,有科学家认为,地球阳光量减少是因为大气 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所致。云中的小水滴在微粒周围凝结在一起,导致云中含有更多 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会把更多的阳光反射回太空中。“尽管还很难分辨气候本身对全球变 暗的影响程度,但工业污染无疑是造成全球变暗的关键因素。”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究所研究员杨永辉在不久前完成的研究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出于获得资料方便的考虑,杨 永辉所带领的研究小组选择“日照时数”代表太阳辐射的强度,而所谓日照时数,就是一天 内一个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强度大于或等于 120 瓦/平方米的时间长度。研究小组分析了我国 38 个城市的日照时数和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关系,结果发现在 API≦80 的城市,日照时数 在 2000 年以后较上世纪 60 年代下降了 0.8 小时/天;而在平均 API>80 的城市,日照时数则

下降了 1.0 小时/天。由此可见,我国日照时数的减少很大程度上可由空气污染的增加来解释。 (5)地球变暗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现象,科学家认为,这样的变化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麻烦。 (6)有科学家担心,若是阳光不能充分照射海洋,全球降雨分布会受到严重干扰。有迹象

表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旱灾,原因可能正在于此.。还有人担心,日照 持续偏少容易使人患上抑郁症。这是由于褪黑激素分泌增加,人体细胞就会“偷懒”,心情 自然就易低沉消极。有医师说,每逢阴天下雨,来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比平时要多出 20%左 右。

(7)全球变暗、变亮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变暗、变亮的原因和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需 要观测更多的相关变量和更长序列的资料,以及利用数值模式做进一步的研究。

1.本文围绕“全球变暗”现象,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1)结果都发现了类.似.现.象.。 (2)原因可能正在于此.。

3.“尽管还很难分辨气候本身对全球变暗的影响程度,但工业污染无疑是造成全球变暗的 关键因素。”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什么?请根据文章第(4)段的内容简要回答。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2)(3)两段列举了大量的研究数据,有力地说明了自上世纪 50 年代至今,地球的 所有地区一直在变暗。

B. “他们查找了世界各地关于地表接收太阳能量的记录”中的“世界各地”一词,表 明“地球变暗”理论有一定可信度。

C. 云中的小水滴会凝结在微粒周围,微粒增加导致云中含有更多小水滴,这样一来被 反射回太空的阳光就更多了。

D. 文章第(6)引用医生提供的材料,说明心理患者的发病率增加就是天气造成的,从而 证实科学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