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泊水村①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淳熙六年,陆游因为开义仓赈济饥民,受到当权者的反对,被罢职回乡。  ②绝:横渡。③新亭: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众人闷闷不乐,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

1.请说说“老子犹堪绝大漠”一句中“绝”的妙处。

2.结合诗句,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1.“绝”是横渡的意思。它写出两鬓斑白的诗人犹望横渡大漠,奋战沙场的气势和决心; “绝”字还与下句的“泣”字形成鲜明对比,用只会作新亭之泣苟且偷安的朝中权贵来比衬退居乡野的作者杀敌报国的壮志雄心。 2.(1)“腰间羽箭久凋零”道尽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2)“太息燕然未勒铭” 壮志难酬,愤懑不平;(3)“老子犹堪绝大漠” 表达诗人犹望横渡大漠,奋战沙场的气势和决心(4)“诸君何至泣新亭”,作者用典故,表达了对高居庙堂的权贵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5)“一身报国有万死”,“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6)“双鬓向人无再青”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答到两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诗人的炼字功夫。本题为结合诗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绝”是横渡的意思。它写出两鬓斑白的诗人犹望横渡大漠;“绝”字还与下句的“泣”字形成鲜明对比。由此表现了奋战沙场的气势和决心。要答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双重作用,特别是对作者情感的意义。 2.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夜泊水村》是宋代诗人陆游于淳熙九年在成都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壮志未酬之意。“羽箭凋零”,“燕然勒铭”形成对照。颔联自抒豪情,一句“犹堪”、一句“何至”构成流水对。颈联写以身许国,而时不我待的矛盾。尾联回应首联“太息”,落到眼前,谓此夜泊船锦水,卧闻新雁,报国之情,难以抒怀。表达了诗人至老不衰的雄心壮志,谴责了那些空谈报国而无所作为的达官贵人。此诗意境沉郁,音情顿挫。可一句一句地分析,然后总体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课文原句填空。

(1)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2)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天净沙 秋思》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表现木兰跃马飞奔,直赴战场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江海中学拟举行“爱国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一:为了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爱国在行动”演讲比赛设计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爱国情怀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爱国的内涵,也激励着我们努力前行。请任选以下一个人物,结合其具体经历,谈谈对自己的影响。

鲁迅         邓稼先         闻一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一片yì lì于世界东方的神圣土地;中华民族,一个生息繁衍在这神圣土地上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份厚重的爱国情怀,带领我们祖祖辈辈在历史的浪潮中,jiān shǒu信念,乘风破浪。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  A  (生生不息/生机勃勃)、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心,爱国情会永远跟随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亦将chuán chéng爱国精神,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

A处的词语是           

3.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白水素女

陶渊明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出居:单独居住。②愍(mǐn):同情、可怜。③权:暂且、姑且。

1.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端)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侯官县有个名叫谢端的孤儿,被好心的邻居收养,一直到了十七八岁,后来因为触犯了法律,他就搬出来独立生活了。

B. 邻居们都很关心谢端,按照乡里的规矩,给他娶了一个妻子,但是谢端因为家中一贫如洗,没有能够留住这个妻子。

C. 白水素女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自愿下凡来帮助他。

D. 白水素女的身份暴露后,必须回到天庭,不能再帮助谢端致富了,临走前她留下了田螺壳,让谢端有取之不尽的米谷。

3.下面是这个故事的尾声,顺序被打乱了,请排出正确的顺序(只填写序号)。

①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②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③于是乡人以女妻之。④后任至令长云。

顺序:________

4.这个故事与“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灰姑娘”等故事,有相似的情节结构模式。请从人物身份、品质、境遇、结局等方面进行探究,写出此类故事的模型。

 

查看答案

(一)阅读《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选段,回答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独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货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予作文以记之

B. 男女衣着,如外人

事无大小,以咨之

C. 矜、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

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 大道行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1)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甲文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的诗句,乙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