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辞官归隐途中。  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

1.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其作用。

2.结合全诗,说说“归来且闭关”中“闭关”一词该作何理解?

 

1.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黯淡凄凉的傍晚野外秋景图,衬托出作者接近归隐地时的凄清心境。 2.“闭关”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 表现了诗人归隐态度的坚决(或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把握。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需要结合诗句注意解读,同时要联系“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写”这一隐含信息,从首联、颔联中“闲闲”、“如有意”、“相与还”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的闲适心境;从颈联中的一些意象描写可以看出衬托出诗人的凄清心境;从尾联中“归来且闭关”可以看出诗人的淡泊心境。据此可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与赏析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雎请为见君于张君。” 

范雎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范雎曰:“汝罪有三耳。公前以雎为有外心于齐而恶雎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注释】①微行:隐蔽尊贵的身份改装出行。②庸赁:受雇佣的差役。③绨袍:粗丝绢的袍子。④魏齐:魏国相国。

1.下列句子中断句错误的一项是(     )

A. 而/乡邻之生/日蹙

B. 魏使/须贾/于秦

C.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 其一/犬坐/于前

2.下列各项中对文段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魏国并不知道范雎就是秦国国相张禄,为了阻止秦国进攻,派遣须贾出使秦国。

B. 须贾看到范雎十分吃惊,眼见范雎贫困潦倒,很可怜,就给了范雎一件衣袍。

C. 范雎替须贾赶车到了秦相府,隆重地招待了须贾,为了回报他的馈赠。

D. 须贾曾经得罪过范雎,但是范雎认为须贾还能不忘故旧,就放过了他。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故逃至此:_____

②唯雎亦得: _____

③须贾之: _____

雎于魏齐: _____

4.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1)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须贾大惊,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当日晴明得好,智深穿了皂布直裰①,系了鸦青绦,换了僧鞋,大踏步走出山门来。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鹅项懒凳上,寻思道:“干鸟么!俺往常好酒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教洒家做了和尚,饿得干瘪了。赵员外这几日又不使人送些东西来与洒家吃,口中淡出鸟来。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正想酒哩,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付担桶,唱上山来,上面盖着桶盖。那汉子手里拿着一个旋子,唱着上来,唱道: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鲁智深观见那汉子挑担桶上来,坐在亭子上,看这汉子,也来亭子上,歇下担桶。智深道:“兀那汉子,你那桶里,甚么东西?”那汉子道:“好酒!”智深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和尚,你真个也是作耍?”智深道:“洒家和你耍甚么?”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本寺长老已有法旨: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我们现关着本寺的本钱,现住着本寺的屋宇,如何敢卖与你吃?”智深道:“真个不卖?”那汉子道:“杀了我也不卖!”智深道:“洒家也不杀你,只要问你买酒吃。”那汉子见不是头,挑了担桶便走。智深赶下亭子来,双手拿住匾担,只一脚,交裆踢着,那汉子双手掩着,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镟子②,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两大桶酒吃了一桶。智深道:“汉子,明日来寺里讨钱。”那汉子方才疼止,又怕寺里长老得知,坏了衣饭,忍气吞声,那里敢讨钱?把酒分做两半桶挑了,拿了镟子,飞也似下山去了。

只说鲁智深在亭子上坐了半日,酒却上来。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酒越涌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扇着两个膀子上山来。但见:头重脚轻,眼红面赤;前合后仰,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蛇。指定天宫,叫骂天蓬元帅;踏开地府,要拿催命判官。裸形赤体醉魔君,放火杀人花和尚。

鲁达看看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子远远地望见,拿着竹篦③来到山门下,拦住鲁智深便喝道:“你是佛家弟子,如何噇得烂醉了上山来?你须不瞎,也见库局里贴的晓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决打四十竹篦,赶出寺去,如门子纵容醉的僧人入寺,也吃十下。你快下山去,饶你几下竹篦。”鲁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来旧性未改,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篦拦他。智深用手隔过,揸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跄跄;却待挣扎,智深再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智深道:“洒家饶你这厮。”踉踉跄跄攧入寺里来。

(节选自《水浒传》,施耐庵 罗贯中著)

[注释]①直裰:僧衣。②镟子:温酒器。③竹篦:一种刑具。

(1)文中汉子的唱词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林冲或李逵相比,鲁智深的性格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举例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印第安人乔要报复道格拉斯寡妇,被哈克发现跟踪,他赶紧报告威尔士,威尔士带两个儿子持枪抓捕,但印第安人乔逃跑了。

B.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走进妖怪变化的“小雷音寺”拜佛,悟空被合在金铙之中,唐僧、八戒等人也被擒。玉帝命亢金龙用角沿铙缝钻入,救出悟空。

C. 《水浒传》由照夜玉狮子马引出祸端,晁盖怒而发兵,被诱骗进了陷阱,中箭而亡。于是宋江聚众商议,想替晁盖报仇,于是兴兵攻打祝家庄。

D. 《朝花夕拾》中,《五猖会》主要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B. 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的制度,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C.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兴衰的根本因素。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

B. 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C. 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

D.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今属湖南省)时写的。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