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根据课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望西都,意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当任命一个人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濯清涟而不妖 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⑥会挽雕弓如满月 ⑦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隅”“沧”“濯”“阙”“雕”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夸父为了追赶太阳,奋力奔跑;精卫为了填平大海,拼命地飞翔;傅园慧为了夺得奥运奖牌,用尽洪荒之力;女排姑娘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惧强敌力挽狂澜;中国航天人为了展现创新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二号”……为了仰望日月星辰,他们在努力奔跑;为了欣赏山川湖海,他们在努力奔跑。

    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为了心中的梦想,更应努力奔跑,奋勇向前。

请以“努力奔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特殊司机

胡玲

①远郊。监狱外。一辆豪华小轿车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②轿车内,男人坐在驾驶座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监狱的铁门,像一只具有高度警惕性的警犬。

③随着铁门“吱呀”一响,男人看到一个中年男胖子走出来。男人转过眼,继续盯着铁门。

④过了一会儿,铁门再次“吱呀”响起,又走出一个人。男人朝人影看了几眼,是一个妙龄女子。男人收回目光,紧盯着铁门。

⑤良久,铁门又“吱呀”一声,缓缓走出一个老太太,她佝偻着身子,浑浊的眸子眯缝着朝小路张望,眼睛里依稀有淡淡的泪光。男人急忙启动车,开到老太太身边,打开车窗,说,大妈,您回城吗?坐我的车啊!

老太太拭擦一下脸上的泪痕,饱经沧桑的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像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我还是坐汽车吧!老太太嚅动着干瘪的嘴唇。

⑦汽车三个小时一趟,您恐怕得等到晚上,大妈,您坐我的车回吧!男人下车。

⑧老太太朝他的小车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坐你的车不便宜吧?

⑨反正我要回城,顺带捎上你,按坐汽车的价钱给,您放心,我绝不多收您的钱。

⑩老太太不相信地看着他。坐你的车,按坐汽车的钱给?

是的,坐我的车,按坐汽车的价钱给,甚至,还可以更便宜一些。

老太太怀疑地扫视了他一眼,脸上涌起一股警惕的神色,男人看在眼里。大妈,您不会以为我是骗子吧?

老太太沉默着,没有否认。

男人一笑,我开这么豪华的轿车,像骗子吗?再说,你一个老太太,身上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我能骗您什么?

说得也是,我一个臭老太婆,骨头都埋进土里一半了,怕什么?

太好了!男人脸上闪现出一丝不易觉察的惊喜,他连忙把副驾驶的车门打开。大妈,您把头稍微低一下,免得上车时撞到头了。他殷勤地搀扶着老太太坐下,为她系好安全带。

男人启动车,朝城区驶去。老太太一路无语,呆呆望着前面的车窗,脸上涌现着抑制不住的悲戚。

大妈,您来监狱看人吗?男人主动打开话匣子。

老太太点点头。是。

来看亲人?

老太太哽咽了一下。嗯,看儿子。

大妈,其实坐牢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以后出来了,又是一条好汉,您就不要伤心难过了,别愁坏了身子骨。

十指连心啊,那臭小子不知道,他一进去,我半条老命也跟着进去了。两行泪水顺着老太太脸上的沟壑淌下。

男人空出一只手,从纸盒抽出一张纸巾递给老太太。大妈,事情已经发生了,你要向前看。相信你儿子在里面会悔恨和反省的。

老太太擦去脸上的泪水,说,但愿像你说的这样,这几年,我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真害怕熬不到他出来的那天。

大妈,您儿子重见光明的那天,最想见的人就是您。为了他,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老太太看了看男人,含泪而笑。

不知不觉,小车已驶回城区。小伙子,城区到了,你看哪里停车方便,把我扔下。

大妈,您住哪里?我把您送到家门口。

不用了,不耽搁你时间了。

我今天没事可做,送您回家吧,主要是我想兜兜风。

那就麻烦你送我去光明路。

20分钟后,男人的车到达光明路,停下。他下车,把老太太扶下车。

老太太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30块零钱递给男人。小伙子,这是路费。

男人推开老太太的手。大妈,我免费送你回来的,不收钱。

老太太一脸疑惑。不是说好30块车费吗?

我说不收费,您敢坐我的车?真不要钱,您不过坐了趟顺风车而已。

真是太感谢你了。

大妈,赶紧回吧!

再见了,小伙子,老太太颤巍巍地走了。男人看着老太太微驼的背影,眼里涌上一层泪花,这个背影多么熟悉啊!

老太太没走几步路,回头说,小伙子,你真是个好孩子

男人凝视着老太太远去的背影。好孩子,我真是好孩子吗?男人喃喃自语。

20年前,男人迷上了赌博,被债主追上门,他刺伤了债主,沦为阶下囚。第一个探监日,母亲来看他,他发现母亲突然苍老了十几岁。母亲离开时,他目送着她的背影,发现她的头发全白了,背驼得像座小山,皮包骨头的身子,似乎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他心如刀绞,泪水肆虐而下,咬紧牙关发誓:要尽快出去,好好孝顺母亲。

从那以后,母亲再也没来看过他,父亲说怕母亲伤心过度,不让她来。

男人在狱中表现良好,提前3年出狱。出狱后,他没有看见母亲,只看到了她的灵位。遗像中,母亲慈祥地对着他笑。父亲说,母亲第一次去监狱看望他后,没有赶上回城的车,从监狱一路走回来,途中遇到一场大雨,回来就病倒了,没多久就离开了。

他在母亲的灵位前长跪不起。

男人辛勤打拼,拥有了财富和地位。每个周末,他会开车来到监狱,以各种理由,把探监的老人免费送回家。

母亲,您看见了吗?有人说我是好孩子。他掩面哭泣。

1.简要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2.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老太太拭擦一下脸上的泪痕,饱经风霜的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

3.段老太太夸奖“小伙子,你真是个好孩子”,谈谈老太太眼中的小伙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处第-段插叙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5.通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特殊司机”中的“特殊”有哪些含义。

 

查看答案

高速公路上的弯道

①《诗经》里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句话形容周代的路况非常好,就像磨刀石那样平整,像离弦之箭那样笔直。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道路平坦笔直,觉得这样行驶车辆才能安全快捷。

②然而,现代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路段长度加以限制,一般规定直线段跨段不超过设计时速的140-120.如一段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20公里,它的直线路段长度不能超过3公里-6公里。我国北京至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全长152公里,弯道有33处之多,其中有十几处弯道是故意设置的。有些国外高速公路弯道设置更多,美国加州的一段200公里的高速公路,竟然有50多处弯道。

③研究表明,在过于平坦笔直的路面上高速行车极易发生车祸。首先,发动机的声调一成不变,驾驶员会因缺乏感官刺激逐渐产生精神疲劳,速度感和快速反应能力会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再者,从眼睛的视觉特性来看,如果汽车司机长时间地注视着无限远方,会产生一种视差,把近处的东西看成是远方的东西,医学上谓之“空虚近视”,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同时从心理角度看,过于平坦笔直的道路,也会让人产生心里懈怠,诱发“飙车”欲望。你也许已注意到,车辆从高速公路下来都一律经过一段弯路,车辆缓慢地沿着弯道顺从而下,这段弯道就是对驾驶人员的安全引导,防止车辆下高速路后车速过快而诱发安全事故。

                                     (选自《百科探索》,有删改)

1.什么是“空虚近视”?

2.第②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概括高速公路上人为设置弯道的具体作用。

 

查看答案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请赏析诗歌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

2.尾联中的“俱消尽”三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与赏析

田豫传

田豫,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军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豫因地形,回车结圆陈,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胡不能进,散去。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迁南阳太守。先时,郡人侯音反,众数千人在山中为群盗,大为郡患。前太守收其党与五百余人,表奏皆当死。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具以状上,太祖善之。

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多以牛马豫;豫转送官。胡以为前所与豫物显露,不如持金。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豫从之,胡因跪曰:“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豫张袖受之,其厚意。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于是诏褒之曰:“昔魏绛开怀以纳戎赂,今卿举袖以受狄金,朕甚嘉焉。”乃即赐绢五百匹。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陈:通“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

B. 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

C. 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

D. 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

2.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备认为年轻时候的田豫很有才能,为不能和田豫共成大事而感到遗憾。

B. 田豫升任南阳太守后,侯音聚众造反,田豫却将俘虏的侯音党羽释放,让他们悔过自新。

C. 田豫善于指挥作战。他依据地形,排兵布阵,善用疑兵,大破胡人。

D. 胡人曾两次向田豫行贿,但田豫一律交公,因而受到表彰,可见其为官清廉。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军易北       次:    

②疑兵塞其     隙:

③多以牛马豫   遗:    

④具以状       闻: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郡人侯音反,众数千人在山中为群盗,大为郡患。

②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