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双温暖的皮鞋 蒙福森 放寒假时,皮皮到火车站去兜售东西。 天气很冷,北风呼啸,...

一双温暖的皮鞋

蒙福森

放寒假时,皮皮到火车站去兜售东西。

天气很冷,北风呼啸,雪花飘扬,冷风吹灌着皮皮单薄的衣裳,他蜷着身子守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眼睛盯着远处,盼望有火车开过来。皮皮手提着一个竹篮子,篮子里有红枣、花生、核桃、红薯干、矿泉水等。皮皮9岁,是火车站附近山村的孩子,和他一样,村里还有十几个孩子在这里兜售东西。车站的工作人员不忍心赶走他们。刚才有一趟火车在站里停留两分钟,有旅客上下车,皮皮和其他孩子立刻围过去,向旅客兜售东西。皮皮很幸运,他卖了三包花生,一包核桃,一瓶矿泉水。火车开走了,皮皮高兴地数着零散的钱,一张一张地叠着,叠得整整齐齐,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皮皮已经积聚了好一些钱,下期开学时,他可以用这些钱买一些学习资料,买一点肉吃,甚至,在天热时,他可以买一个冰淇淋。在学校的小卖部,有冰淇淋卖,看到同学们吃时,皮皮吞咽着口水,很想吃一个,尝尝什么味道。

家里没人了,除了年迈的奶奶。几年前,妈妈死了,爸爸酗赌,赌输了一笔钱,债主追上门来,爸爸连夜跑了,从此无影无踪。空荡荡的家里,只剩下皮皮和奶奶相依为命。

又一列火车驶进站里。这次,下车的旅客不多,只有几节车厢有人下来,立刻被孩子们围住了,皮皮人小,挤不进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伙伴们一样样地卖他们的东西。这时,另一节车厢有几个人下车,皮皮眼尖,立刻奔跑过去,可刚跑了十几步,他左脚的布鞋烂了。那双布鞋已经穿了好几年,早上出来时,那只布鞋已经不能穿了,他用一根草绳拴起来,可现在草绳断了。皮皮赤着一只脚跑过去,那几个人已经走远,从站台的出口出去了。皮皮沮丧地蹲在地上,他拿起那只鞋,想修补一下,但鞋已烂得不能再烂,没法补,穿不了了。

雪下得更大,风刮得更猛,夜幕降临时,天气愈来愈冷了。一列火车像一头笨重的鲸鱼,轰隆隆地呼着沉重的粗气,从远处开来。一大群准备上车的人穿过站口,走上前来,等候上车。人群中,有一个和皮皮一样大的穿羽绒服的男孩子,他面目清秀,一头卷曲的黄头发。皮皮注意到他,是因為他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铮亮的黑色皮鞋。皮皮看着那双皮鞋随着人群慢慢移动,停在候车线外。皮皮想,如果我也有一双这样的皮鞋穿,那该多好啊!

火车停下来,旅客开始上下车。人很挤,行李也多,他们争先恐后,在上下车时,意外发生了,男孩的一只皮鞋被挤掉了,掉在了火车的外面。男孩想捡回皮鞋,可被上车的旅客阻挡着,他无法出来。旅客都上了车,火车很快关了门,慢慢地开动起来。男孩从车窗里伸出头,有点无奈地看着那只皮鞋。

皮皮捡起皮鞋,追过去。这时候火车开始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皮皮赤着一只脚,跑不快,火车离他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眼看追不上了,皮皮瞄准男孩所在的窗口,用力扔过皮鞋。皮鞋没有扔进窗口,掉在地上。皮皮跑过去,捡起皮鞋,追了几步,再扔。还是没有扔进去。男孩向皮皮摆了摆手,摇摇头,大声地说着什么,可是火车咔嚓咔嚓的声音,淹没了他的声音,皮皮听不见他说什么。皮皮再追过去,他边跑边甩掉脚上另一只布鞋,拼尽全力地跑。可火车已经开远了,皮皮追不到了。

这时,车上的男孩用尽力气,把他的另一只皮鞋从窗口里扔出来,落在离皮皮不远的地方。

皮皮怔住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他看着火车飞驰远去,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此时,这双崭新的皮鞋,在天寒地冻的寒夜里闪着温暖的光亮,湿润了皮皮的眼睛。

(选文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小男孩一只皮鞋被挤掉的情节设计得很妙请你结合下文,说说这一情节的妙

处所在?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如果你刚好看到小男孩机智地将另一只皮鞋扔给皮皮的这一幕,你有什么话对小男

孩说?

5.下列对本文以一双温暖的皮鞋为题好处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为小说行文的线索。

B. 点明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C.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 讴歌了小男孩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1.皮皮因为家穷想通过在火车站售卖东西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结果车上的男孩用善意的方式送了他一双皮鞋。或:皮皮寒假在火车站卖东西时意外捡到一只皮鞋,并追赶火车送还,最终得到一双新皮鞋的故事。 2.这一情节是伏笔,为下文写小男孩送另外一只皮鞋给皮皮,进而突出其机智与爱心做铺垫。或:妙在为下文写小男孩送另外一只皮鞋给皮皮做铺垫。 3.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皮皮还鞋时的艰难不易,也表现了皮皮纯洁善良的本质,读来真实感人。 4.示例:小朋友,你真是一个机智聪明而又有爱心的人,你的善举让人感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一定要向你学习,今后也要多做关心关爱他人的事。 5.D 【解析】 1.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人物是“皮皮”,事件是“寒假在火车站卖东西时意外捡到一只皮鞋,并追赶火车送还”,结果是“得到一双新皮鞋”。 2.此题考查伏笔的作用。伏笔指的是文学作品前面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伏笔的作用: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小男孩一只皮鞋被挤掉的情节是文章的伏笔,为下文写小男孩送另外一只皮鞋给皮皮做铺垫。 3.此题考查动作描写的作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画线句运用“跑”“瞄”“扔”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皮皮还鞋时的艰难不易,也表现了皮皮纯洁善良的本质。 4.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围绕“你是一个机智聪明而又有爱心的人,你的善举让人感动。我一定要向你学习”来回答即可。 5.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标题“一双温暖的皮鞋”没有讴歌了小男孩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创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即平复。以为仇耶?不杀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有删改)

【注释】①末:粉末。②愈:痊愈,愈合。③旋:不久。

1.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性坚重

B. 一盗/拽其妻起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D. 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     

(2)可据理以有无哉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

4.石兽逆流而上这样的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因此,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耶?”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_”(用乙文原文填空)回答,而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甲文原文填空)。

5.两个故事一虚一实,但都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

 

查看答案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为一体,将抒情

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2.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两个方面对诗的后两句做点赏析。

 

查看答案

襄阳——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辉煌的隆中古迹久负盛名灿烂的三国文化远播海内汉江穿城过处处皆风光。从来商贾云集之所自古经贸发达之地这就是我们的家乡——襄阳。九(1)班要开展以厉害了我的家——襄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标语续写】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语文课代表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可他只写出了上句,请帮他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中华腹地山水名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栏目设计活动结束后班内准备编辑以厉害了我的家——襄阳为题的宣传刊物,请你仿照下面示例再设计两个栏目

栏目一讲一讲家乡名人;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乡推介参考下面示例,也用几句精练的话向外地游客推介能作为襄阳名片的特产或名胜。

示例:要说舌尖上的襄阳,当首推襄阳牛肉面,红油纯,汤味浓,牛肉嫩,碱面香,再配一碗黄酒,那真是妙不可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探究】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襄阳市2017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居全省第二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襄阳GDP2011年、2014年连续突破两千亿、三千亿之后,2017年又突破四千亿,有望进入全国前50强。

材料二:据报道,襄阳市高新区经济综合实力进至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第31位,下辖的枣阳市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全省考核的襄阳市下辖的7个县(市、区)均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材料三据湖北省统计资料显示,襄阳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本市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如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等都进一步得到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为全省最高等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校正举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影响了会场秩序。主持人见状,巧妙地借助演讲比赛主题对大家说了几句话,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假如你是主持人,你会怎样说才能达到以上效果?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4)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诗文表情达意,妙在含蓄之美。“应怜故乡水,A_____渡荆门送别》”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离家远行思乡的心情;“但愿人长久 B_____《水调歌头》”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怀;“C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D_____,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永保清白操守的态度……共存含蓄之美,让人浮想联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