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你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值得思索、玩味的人事景物,你也许会突然发现人生本相和生命的...

你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值得思索、玩味的人事景物,你也许会突然发现人生本相和生命的奥秘。那一瞬间,获得启迪,体验成长......

请以“蓦然发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选择自己难忘的人或自己经历的事,抒发真情实感;

②一定要有细节描写,突出重点,紧扣主题;

③字数不少于450字。

 

蓦然发现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题记 我们一个象夏天一个象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 ”我帮你把车费给了吧。“ ”谢谢。“ ”不用谢,一起去上学吧。“”嗯。“我还清晰的记得我们的第一次对话。我勇敢的跨出了第一步,迎来的却是如此美好的一段情。在那之前,在公交车上总是能遇到你,每次相遇,总是淡淡一笑而过。而你却不知道,我的心里有多么开心。那天,我们的关系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相信了遇见一个人然后生命全改变,我的弦外之音,我的有口无心。 从那以后,我们俩渐渐的熟络起来,从淡淡一笑到相拥而笑。每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聊八卦,一起考大学,一起为未来规划…一起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想起当初,我还以为你是一个特别温柔的人,肯定不会像我一样大大咧咧,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俩是一个圈子的人。我和你每天总是有聊不完的事,聊彼此的秘密,我和你有相同的心电感应,相同的心情。 好想好想和你就这样一直走下去,手牵手一直走下去…但是,有哪一段情不经历风雨呢? “好了,好了,我不想再和你说这么多了,我要回家去了,如果你要先走,你就走吧,我无所谓!”“唉,我怎么可能把你一个人丢下呢?” “我真的不想一天都听你念叨这些,我耳朵都听出茧了,你烦不烦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俩开始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吵架,吵了一次紧接着第二次,这样的反反复复,终于彼此都受不了了,彼此都互相逃避着,什么都不说…吵架以后就开始放暑假,所以我们整整2个多月没有联系,那2个月我才知道你在我的心里有多么多么的重要,2个月的时间,我想了太多太多,每当想起你,眼泪总是不自觉的掉下来,那时候我才清楚的明白,原来我离不开你,你已经占据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所以我决定向你解开这个心结。没想到我们俩有默契的在同一天找到彼此,向彼此敞开了心扉,解开了心结,看见了彼此脸上灿烂的笑容。经过了这次风波,我们都长大了许多,明白了许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性,我们都学会了彼此包容,原谅彼此的小缺点,学会了如何让我们之间的这段情长久。 其实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用完美的眼光去欣赏一个不完美的人。我和你之间就存在着那么一份浓浓的爱。 当大部分人都在关注我飞的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我飞的累不累,我知道少部分里面一定有你。 初遇你的心情是温馨的,和你交友的时候是真心的,与你在一起的时候是开心的,认识你是无怨无悔的。我和你无数的四季,笑和泪灌溉坚定的友谊,我们有共同的秘密,我们约好要一起旅行。 蓦然发现:若我是那漆黑无比的夜空,你就是那千万颗星。是你把我的漆黑与空洞填满。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借助提示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旨在唤醒习作者对于生活的觉知和反思。平庸的生活,使得感官逐渐麻木迟钝,美好被漠视,感动受冷落,诗性遭放逐。“蓦然发现”,是对生命本质、生存内核无限逼近的追索,是对生活由感性体验至理性反思的一次飞跃,是对习焉不察的生活的重新发现。蓦然发现的事物,在品质上有着高低优劣之分。蓦然发现生活如此美好,蓦然发现父母如此爱我,蓦然发现时光流逝,蓦然发初高中生活一样精彩……这样的立意,品质一般。记叙文中,立意直接决定文章品位。蓦然发现的,应该是为常态生活所遮蔽的,而经“第三只眼”所察觉出来的。蓦然发现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蓦然发现真正的雍容是朴素的,蓦然发现眼见未必为实,蓦然发现老苏州并未远逝,蓦然发现荒野消失,蓦然发现童心凋零……要使“蓦然发现”的一瞬富有冲击力,必须在此之前做好足够的铺垫。学会蓄势,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更需要提醒的是,在蓦然发现的一瞬,应注重细节描写,彰显细节描写的魅力。据此确定文章思路,进行写作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跪拜乡土 

一位友人去台湾观光,在一间茶棚里闲聊时,竟遇到了一位同村乡亲。那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喜滋滋地问家乡情况,问他熟悉的亲人,问门前的清江水,一问一答,竟勾起了老人的思乡之情,萌发了回乡看看的念头,而且这愿望很强烈。临别时,还即兴赋诗一首:君自故乡来,无端惹乡愁。门前清江水,是否至今流?

老人故里,已没有了亲人,但逢此盛世,三通既畅,为何不回去看看?为了不负等待了60年的梦想,怎么也得回乡一趟。他当即向乡人许诺,适当时候,一定回乡来看看。

不到一年,这位滞留海外的游子,真的在儿子的陪同下,回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家乡。

有乡亲问:父母不在了,又无亲人,回来看看,看什么呢。

老人说,一是回来看乡亲,乡亲就是我的父母,我的亲人。二是回来感恩,感恩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是啊,老人是在这片土地上出生的,家园不在,这方热土还在,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正是这方热土,养育了先人,养育了自己。

老人说的,字字句句,沉甸甸的。这是他的胞衣地,这里有他父母的坟茔,虽然只是一堆黄土,却埋着父母的期盼,与自己血脉相系相连。这山水,这故地,这清江,甚至父母栖身之所早已散去的炊烟,都与自己脉息相系,感情相通,让他魂梦相守。于是他对着这一方父母故地,对着这方魂牵梦绕的山水,这熟稔的土地,焚纸拈香,长恸而歌,长跪而拜。他跪拜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乡情,是对乡土的挚爱,是一份温馨的眷恋。

乡土乡情,总是难忘。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故乡的依赖,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乡土文化的潜质,是楔入故乡泥土深处的楔子,它成了维系乡情的脐带。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割舍不了的情怀,这种恋乡情结,与生命同在,终生守望。

跪拜故乡,就是跪拜土地。这土地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你可以远离,但不可以割舍。土地是母亲,是人民,是一切生灵的根基。我们跪拜是一种心接地气的活法,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坚守,一种对大地母亲的感恩和对生命的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出生地,一个故乡,没有选择,这是你的命之根,生之源。它为我们承载很多,山水的仁慈,土地的博爱,谷物的恩泽,我们世世代代,都是以鞠躬的方式,贴近它,守候它,顶礼它,让我们总是心存敬畏,皈依在它脚下。

八旬老人,千里回乡,跪拜乡土,故乡在变,但那惦念和感恩之情是不变的,一如门前清江水,一直向东,日夜长流。正如老人“回乡有感”所吟:白发回乡一梦中,故园已非旧时容。只有门前清江水,涛声日夜水朝东。

1.结合全文,请说说标题“跪拜乡土”的含义。

2.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老人说的,字字句句,沉甸甸的。

3.赏析下面的语句: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故乡的依赖,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乡土文化的潜质,是楔入故乡泥土深处的楔子,它成了维系乡情的脐带。

4.文章开头、结尾都引用了诗句,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最后一课(节选)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默写

(1)愿为市鞍马,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3)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苦寒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有关名著《骆驼祥子》的内容叙述,先划出错误之处,然后在横线上改正。

(1)《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爷,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

(2)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他一共有三次买车经历,第一辆被匪兵抢走,第二辆攒好的钱被刘四爷骗走,第三辆因虎妞办丧事而被卖掉。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

A.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萧红——东北作家

B. 《黄河颂》——诗歌——光未然——文学评论家

C. 《最后一课》——小说——都德——德国作家

D. 《卖油翁》——小说——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