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散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不落别处 林清玄 ⑴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

散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不落别处

林清玄

⑴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⑵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⑶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面前,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⑷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而睡。

⑸我观察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连最炽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⑹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⑺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

⑻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塑料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⑼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料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

⑽“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⑾“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有空缺的几颗牙,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⑿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⒀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⒁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⒂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纯净的善意,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发酸。

⒃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⒄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品质,它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⒅“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它美丽地落下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⑴段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⑴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

⑵我总是沉默着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3.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

4.“不落别处”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1.第⑴段是对流浪老人的外貌和动作的描写,刻画了老人的形象,为下文做了铺垫,以老人外表的丑陋、怪异来反衬他内心的真诚、善良。 2.⑴“心安”表示内心感到安定、坦然,写出“我”对老人的同情,表现了“我”的善良。⑵“耐心”表示心里不急躁、不厌烦,写出“我”在默默享受着老人的友好情意,表达“我”对老人的尊重、理解。 3.第一次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的祝福;第二次表达“我” 希望人人拥有好品质、传递人间真情的愿望。 4.“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就是当下即悟(出自禅宗典故)。它隐含的意思是,生活处处都有美,像流浪老人,虽然处境艰难,却真诚、善良。文章以此为题,表达了以善良体察善良、以真诚对待真诚的愿望(用热情、真诚、善良去温暖处于艰难处境中的人们)。(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第⑴段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要了解第1段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然后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是对流浪老人的外貌和动作的描写,刻画了老人的形象。结构上:为下文做了铺垫,以老人外表的丑陋、怪异来反衬他内心的真诚、善良。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理解能力。“任选下面两句话中的一句”是具体的要求,要审清题,这样也增加了可选性。如选第一个,“感到心安”指我只有在走过的时候买两张彩票,才感到心安,表现了“我”对老人的同情,表明了我的善良。选第二个,“沉默着耐心”则表明老人很慢,但却是“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我尊重他、理解他,因此耐心等待,表达了“我”对老人的尊重、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文阅读 完成后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怡然自乐_____

(2)佁然不动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乙文中直接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间接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式微式微,______________?(《式微》)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3)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4)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5)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6)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1个进行仿写,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 《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 《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④①⑤②③    B. ⑤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⑤③    D. ②③④⑤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