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缀行甚远     缀:__________   (2)顾野有麦场   顾:__________

(3)一狼洞其中   洞:__________   (4)狼亦黠矣     __________

2.用“/”线给下列句子断句,每句断一处。

(1)乃悟前狼假寐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骨己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中心语句:__________

道理:__________

 

1.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回头看挖洞狡猾,狡诈。 2.(1)乃悟/前狼假寐(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人类富有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战胜任何像狼一样狡猾凶残的恶势力。(意思对即可) 【解析】《狼》选自《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1640—1715)所著《聊斋志异》卷六。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本题解释要注意“洞”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挖洞。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第⑴句动词和宾语之间断句:乃悟/前狼假寐。第⑵句主语和谓语之间断句: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间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对上面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迁”指“降职”,作者听到王昌龄被降职后与他依依惜别。

B. 题目中的“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意思不同:前指左迁之地,后指王昌龄。

C. 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既点明时令,又渲染了一种哀伤的气氛。

D. 第二句叙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谪迁之地的荒远,流露诗人的牵挂。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

 

查看答案

按照写景顺序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放入横线上,使句子连贯。(  )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①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④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⑤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⑥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A. ③①⑤④②⑥    B. ③④②⑤①⑥    C. ②①④⑥③⑤    D. ②⑤①④⑥③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其中课文《咏雪》出自《方正》篇。

B.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为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C. 《观沧海》是《步幽夏门行》的第一章,本诗风格凄婉抑郁,是曹操诗歌的典型代表。

D. 史铁生,北京人,是我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四世同堂》等。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秋风萧瑟,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阐明了《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含义。

(5)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7)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8)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9)《<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

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