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16年中考湖南衡阳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16年湘江马拉...

(2016年中考湖南衡阳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来源:学#科#网)

B. 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 “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 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A项:“约”或“余”去掉一个。C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而是”改为“还”。D 成分残缺。改为: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70多年过去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游击队之歌》一响起,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形象仍然生动地浮现在人们眼前。

B. 据统计,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发现健在的抗战老兵有近万人,而且大部分都已风烛残年

C. 为迎接“9·3抗战胜利70周年”的到来,各阅兵仪仗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训练。

D. 牡丹节期间,菏泽牡丹园内,牡丹盛开,百花斗艳,游人鳞次栉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       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

                                   (《阳关雪》)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画线的字注音。

_______                 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感时花溅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3)会当凌绝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5)五岭逶迤腾细浪,  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世浮沉雨打萍。

(7)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有灵犀一点通。

(8)穷则独善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语文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2018423日,是第23世界读书日,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遵义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以下发言,给在场的校长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得体。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在425日开展读书分享会,但张伟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本次活动,他打电话向班主任陈老师请假一天,他该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军中多务_______    (2)及鲁肃寻阳_______

(3)然今汝者     )         (4)力改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3.【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上看又有何不同?

写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上:【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