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语文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学完《...

语文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2018423日,是第23世界读书日,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遵义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以下发言,给在场的校长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得体。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在425日开展读书分享会,但张伟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本次活动,他打电话向班主任陈老师请假一天,他该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读好书, 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2)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3)陈老师,你好,我是张伟,我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25日学校开展的读书分享会,特向您请假一天,可以吗? 【解析】 1.宣传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宣传鼓动口号”,有引人注意和令人难忘的特点,有很强的号召力和鼓动力。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主题即可,根据例句进行仿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军中多务_______    (2)及鲁肃寻阳_______

(3)然今汝者     )         (4)力改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3.【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上看又有何不同?

写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上:【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样劝说有什么好处?

2.谈谈你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理解。

3.孙权劝吕蒙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联系你读书的体会说一说。

4.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5.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问,是东吴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从鲁肃主动“拜蒙母”“结友”这两件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学识尚浅。______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______

 

查看答案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