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就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就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卷面整洁,字迹端正,不少于600字。

 

例文 我毕竟走过 我毕竟走过毕业,像一个句号,结束了我们的小学生活。散伙筵席,举手话别,一切似乎都预奈。我们从此分别,各奔东西,但至少,我们曾经一起走过。 毕业前,时间过得好像流沙,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那些日子。我忙碌着,为了初中考努力着。那时候,我们很辛苦,很疲倦,但因为有同学们的并肩作战,我们痛并快乐着。 漫步于校园,想一想六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在这里,它见证了我们六年的成长。 一和二年级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太多的新鲜扑面而来,激动和紧张,陌生和好奇,当然也有许多的不适应。但是新同学的友善和新老师的和蔼,使我们不再畏惧前方的路。 三和四年级的时候,生活变成了橙色,那时候的我们有些叛逆,有些不羁, 有些轻狂。自认为长大了的我们总喜欢和长辈对着干,总爱凭着感情做事。但在学校的生活中,我们像一个大家庭,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一起歌唱,一起呐喊,那声音荡涤在回环的走廊,那般悠长…… 五和六年级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学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业量也越来越大,扑面而来的的是无数的练习册和试卷。在题海中,我们也曾迷茫过,也曾彷徨过,但因为心中的理想,我们皮荆崭棘,勇敢前行。 而如今,我们毕业了,一切仿佛一首没有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那些彩色的岁月,那些美好的记忆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籍。 在别人的同学录上写上自己的信息,字迹变成了无限的伤感符号。阳光下淡然的笑靥,却也能看出心底的不舍,照相机的定格,我们的容貌留在了那一刻。眼泪,倾泻出了我们的无限哀思。 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里的梦想;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就着星光,回忆这生命中的美好的六年,盛开过的花儿……。 【解析】 试题分析:“我毕竟走过”的作文命题中的三个关键词,“我”界定了内容主体,文章应以第一人称行文,叙写我的真实体验和感悟;“走过”,过去时态,意为“经历过”“体验过”“感悟过”,所以这界定了我们叙述的应该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毕竟”本意为“终归、终究、到底”,有“曾经的经历我不后悔”的言外之意,其表意的侧重点在“曾经经历的苦痛、挫折、失败等都成了我生命的经历和人生的财富”,正如普希金所言,“而那过去了的”,已经“成为亲切的怀恋”。从审美角度看,一般而言,“苦痛的经历”因为体验深刻,内涵丰富,往往能够变成酿造文章的“酒浆”,所以“走过”在选材时,最好是选择“苦痛的经历”,特别是自己真实生活中体验充分、感悟深刻的“苦痛的经历”,其真实的体验、深刻的感悟能为文章写作提供最好的“酿造原材料”。 当然,“我毕竟走过”也可如导入语那样,选择“一路顺风的畅快”的“甜”。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纯粹的,没有波折的,没有深刻体悟的“一路顺风的畅快”的“甜”,是很难出彩的。鲁迅在写生活的“甜”的《社戏》时,就充分叙写了“戏前的波折”“戏中的曲折”“戏后的余波”,而这系列“波折”,才是“走过”社戏的“甜蜜体验”的秘笈。 特别提醒的是,初三的同学们在选择“走过”的时间节点时,会无意识地选择毕业年级中诸如“体考”“抽考”的酸甜苦辣最为丰富的经历,这种共同的思维倾向,极有可能导致最后阅卷场上作文素材“开碰碰车”的现象,这些大同小异的“碰碰车”开来开去,是很难调动阅卷老师给出高分的冲动的,这需要写作者掌握选材策略,尽量选择自己独特而与别人不雷同的素材,如失败的卖报,如牺牲月考成绩写出一篇高质量获奖征文,如寒假拒绝补习文化课,去烹饪学校学几招烹饪技艺,给爸爸过生日来一个惊喜。 如果要来一番深刻立意,新颖构思,也可以“嫁接课文素材”进行“新鲜表达”。如以课文《蝉》《贝壳》《落难的王子》的蝉、贝壳、落难王子的经历的素材,设置天堂聚会,以上帝与他们的对话为方式,让他们在和上帝的对话中表达“我毕竟走过”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时代的萤火虫

里则林

①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念:世界它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长大了明白,那承载美丽色彩的画卷,有时可能只是一张单薄苍白的纸,但是却不能影响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②我上高中的时候,门口有一条热闹的街,那里全是地摊。

③那条街上,有一对盲人夫妇,起早贪黑卖鼠药。他们两个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在相隔十几米的地方,各摆着一个摊位。那时他们手里各自拿着两块小竹板,时不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④第一年,我以为那是他们招揽顾客的方法。第二年,我觉得他们是某个秘密组织的线人,在打着摩斯密码。第三年,那天我毕业了,下午我走过那条街,经过盲人丈夫旁边时,他手里的竹板正好响起,紧接着十几米外他的妻子手里的竹板也响起来了,然后丈夫手里的竹板换了个节奏又响了起来。如此反复了几次。这时我看到盲人夫妇的脸上挂起了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温暖、知足,融化在了夕阳下、晚风里。

⑤看到那个笑容我才明白,原来竹板声不是为招揽生意,也不是摩斯密码。他们也许永远不知道他们头顶上的天空有多蓝,也不知道旁边卖的花有多美,但是他们知道彼此依然相依相伴,从未走远。他们不像很多夫妻一样,能看到彼此的脸,但是很多夫妻却也不能像他们一样,看到彼此的心。他们眼里的漆黑和生活的苍白,因为彼此的温暖,变得五颜六色。这让我想起了黑暗中的萤火虫,那一个个闪烁着晶莹光华的亮点,不断地在半空中划出漂亮的轨迹,在浓浓的黑暗中营造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立体图画。 

⑥我曾经遇到一个小男孩,他每天下午6点会准时到他爸爸的小推车那里,他爸爸是卖山东煎饼的。我经过那个地方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小男孩,他茫然地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眼里总映射出一般孩子所没有的孤独。他偶尔自己在旁边玩树下的小草,偶尔趴在一张塑料凳上写作业。晚上9点多的时候,他困了,就枕着小书包睡在爸爸手推车旁的一块硬纸板上。我经过他身边的时候总是看着他,他也看着我,然后我对他眨一下眼睛,他却马上看向别处,仿佛害羞了一样。

⑦有一天晚上,一个中年男子经过,小男孩的爸爸不小心把面糊溅到了那个中年男子的衣服上。中年男子大发雷霆,指着小男孩的爸爸开始骂。小男孩的爸爸很窘迫,一个劲地道歉,脸上尽是无奈和委屈。我透过人群看到了小男孩,小男孩的眼里满是惊恐和无助,紧紧地抓着爸爸的衣角。

⑧后来中年男子终于骂舒服了,走了。小男孩的爸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凳子上,也许是在儿子面前丢脸了,也许是感到难过和委屈。小男孩站起来,在后面轻轻地拍着爸爸的背。小男孩的爸爸摸着小男孩的头,在远处我看到他嘴里说着什么,也许在安慰小男孩,告诉小男孩他没事。

⑨那时,我正好走到了小男孩爸爸后面,看到小男孩爸爸落寞的背影,看到小男孩爬到了爸爸的腿上,然后抱着爸爸的脖子,脸对着我。小男孩就那样安静地抱着爸爸,手轻轻拍着爸爸的背,眼睛里一扫往日的孤独,有的只是心疼。那一刻,我觉得难过又温暖。只是突然,小男孩的眼里竟然一滴一滴地流出眼泪来。小男孩咬着嘴,也许在努力忍着,不让爸爸发现,手不断交替着擦自己的眼睛。

⑩我想知道,有没有老师教这个小男孩念过“世界它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上面有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地,金黄的麦田上跑过一群鸭……”

⑾我曾经见过世界上最美丽的河流,是辛勤劳动的人们脸上的汗水;我也见过世界上最雄伟的山峰,是那些长满老茧却坚实可靠的肩膀;我还见过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儿,开在那些孤独却仍然微笑的人们脸上。

⑿有很多人就像这个时代的萤火虫,卑微、孤独、不被人所理解、不为人知、没人注意,但他们彼此温暖。每当你的黑夜来临,他们总会扑哧扑哧地飞到你面前,带着自己小小的亮光,在这个无边的世界里,哪怕只温暖和照亮了一平方厘米的地方。

⒀黑夜里,他们的眼睛,就像萤火虫一样美丽。

1.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加横线句的理解。

2.指出下列句子中“温暖”的具体原因。

(1)那笑容温暖、知足,融化在了夕阳下、晚风里。

(2)那一刻,我觉得难过又温暖

3.第六段中对 “小男孩”的描写,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时代的萤火虫”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 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 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④⑤两段,请概括读书有哪些好处?

3.文章①-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简要说明其作用。

 

查看答案

钟离意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

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

后除瑕丘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改动)

[注]①掾:属官;属员。 ②班:分。

1.下列句中的“而”与“帝怪而问其故”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B. 佣者笑而应曰

C. 黑质而白章    D.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钟离意为督邮时,受到太守的赞许,于是被委任管理县里的事务。

B. 钟离意在大司徒侯霸幕府时,遣送囚徒到河内时正值冬寒,就动员当时所在的弘农县给囚徒制做棉衣,事后弘农县令写信向光武帝上奏赞扬了此事。

C. 钟离意把罪犯防广放回家去给母亲办理丧事。他的仁爱和宽容,使罪犯受到了感化。

D. 钟离意担任尚书时,朝廷破获了交阯太守张恢的贪赃枉法案,显宗下诏书把没收的钱物赏赐给群臣,钟离意一身正气拒不接受没收的钱物(赃物),得到显宗的赞赏。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意亦具以   闻:      ②良吏也   诚:

③后瑕丘令   除:         ④广敛母    讫:

4.翻译下列句子。

⑴罪自我归,义不累下。

⑵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查看答案

夜 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新旧党争中,他受到蔡京等的迫害,一再被贬黜。

1.2.诗歌的一二两句描绘了庭户怎样的特点?

3.4.第四句中的“尚有声”不仅是指树叶声,更是诗人的心声,你能揣度一下诗人的心声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

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挣扎时,武松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武松便转身回过刀来。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武松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脖子砍着,扑地倒在楼板上。两个都在挣命。这张团练终是个武官出身,虽然酒醉,还有些气力;见剁翻了两个,料道走不脱,便提起一把交椅轮将来。武松早接个住,就势只一推。休说张团练酒后,便清醒时也近不得武松神力!扑地往后便倒了。武松赶将去,一刀先割下头来。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盅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盅,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写下八个大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⑴请为这段文字拟写一个贴切的标题。

⑵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本选段体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