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 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 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④⑤两段,请概括读书有哪些好处?

3.文章①-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简要说明其作用。

 

1.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人存在着就必须要阅读,阅读对人有益。) 2.读书能够丰富人生经验,充盈人的心灵;读书养就人的高贵气质。 3.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论证了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一观点。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题目是“最美的姿态”,所以论点必然与此相关,然后结合首尾段和文章内容可以判断,结尾处总结出中心论点“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钟离意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

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

后除瑕丘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改动)

[注]①掾:属官;属员。 ②班:分。

1.下列句中的“而”与“帝怪而问其故”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B. 佣者笑而应曰

C. 黑质而白章    D.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钟离意为督邮时,受到太守的赞许,于是被委任管理县里的事务。

B. 钟离意在大司徒侯霸幕府时,遣送囚徒到河内时正值冬寒,就动员当时所在的弘农县给囚徒制做棉衣,事后弘农县令写信向光武帝上奏赞扬了此事。

C. 钟离意把罪犯防广放回家去给母亲办理丧事。他的仁爱和宽容,使罪犯受到了感化。

D. 钟离意担任尚书时,朝廷破获了交阯太守张恢的贪赃枉法案,显宗下诏书把没收的钱物赏赐给群臣,钟离意一身正气拒不接受没收的钱物(赃物),得到显宗的赞赏。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意亦具以   闻:      ②良吏也   诚:

③后瑕丘令   除:         ④广敛母    讫:

4.翻译下列句子。

⑴罪自我归,义不累下。

⑵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查看答案

夜 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新旧党争中,他受到蔡京等的迫害,一再被贬黜。

1.2.诗歌的一二两句描绘了庭户怎样的特点?

3.4.第四句中的“尚有声”不仅是指树叶声,更是诗人的心声,你能揣度一下诗人的心声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

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挣扎时,武松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武松便转身回过刀来。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武松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脖子砍着,扑地倒在楼板上。两个都在挣命。这张团练终是个武官出身,虽然酒醉,还有些气力;见剁翻了两个,料道走不脱,便提起一把交椅轮将来。武松早接个住,就势只一推。休说张团练酒后,便清醒时也近不得武松神力!扑地往后便倒了。武松赶将去,一刀先割下头来。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盅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盅,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写下八个大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⑴请为这段文字拟写一个贴切的标题。

⑵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本选段体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一章中两个关键的行动步骤分别是刘唐当众在酒桶中打酒喝、吴用在酒中下药。

B.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经,行至白骨岭前,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三次分别变为上山送斋的村姑、朝山进香的老妪以及白发老丈,全被孙悟空识破。

C.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在洞中历险,他使用手电筒和风筝线来探路,最终脱险。

D. 《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经没有先前那么高兴了。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公曰:衣食所,弗敢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A安:有的意思。

B专:独占。

C徧:同,遍及。

D信:相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