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培训以后,他思路开阔,大不同...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培训以后,他思路开阔,大不同于以往,真当另眼相看

B. 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C. 目前,我们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D. 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B 【解析】试题分析:A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应改为“刮目相看”。C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不合语境。D东山再起: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不合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B.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

D. 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驰骋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

B. 旋涡   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

C. 雾霭   怒不可遏   窟窟窍窍   搏大宽厚

D. 番身   钢板出轧   浪沫横谥   潺潺成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习题

刘德华的“厚脸皮”

陈亦权

1982年,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喽啰的刘德华和林子祥、马斯晨、缪骞人等人一起在海南岛参加《投奔怒海》的拍摄。在拍外景戏的时候,他们经常坐在一辆敞篷货车上赶来赶去,一路上都特别枯燥和乏味。

有一次,刘德华站起来对大家说:“我唱歌给大家听好不好?”

马斯晨和缪骞人等人一听,都吓了一跳,唱歌?也不想想身边正坐着林子祥呢!他可绝对是当时香港乐坛的老大,有他在场一般人哪还敢唱歌?就连有着“粤语流行歌曲开山鼻祖”称号的许冠杰都曾表示“有林子祥在场会觉得压力特别大”。马斯晨和缪骞人不约而同地往林子祥脸上看去,刘德华也像明白了两人的意思,可是他不但没有胆怯或者难为情,还对林子祥说:“我就唱两首你的歌,你帮我指点指点,给点意见吧!”

旁边的人都暗暗笑话刘德华,连许冠杰都觉得有压力的人,你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居然敢在林子祥面前亮一嗓,真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不过,林子祥的儒雅是圈中出了名的,他自然不会拒绝刘德华,当刘德华唱起了林子祥的代表作《分分钟需要你》后,车上的人都笑了,相比于林子祥那清晰明朗的嗓音,刘德华那低沉粗犷的嗓子实在显得太滑稽了。林子祥认认真真地听着,最后他夸奖刘德华说:“你的嗓子很特别,很有磁性呀!以后有机会的话来我的录音棚里玩吧!”

谁都听得出来,这只是林子祥给刘德华这个晚辈的一句客气话而已,并不是真的邀请刘德华去他的录音棚,刘德华却像完全没听明白这是句客气话似的,电影拍完回到香港后,刘德华还真的就经常去林子祥的录音棚里玩,有时候是观察别人创作和演唱,有时候则是自己试着一展歌喉。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得到了林子祥的很多提点和帮助。

就这样,刘德华抓住这个机会唱啊唱,居然还真唱出了一点小名堂。1985年,他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正式向歌坛进军;五年后,刘德华靠着《可不可以》和《再会了》两张专辑奠定了他在香港歌坛的地位,跻身四大天王行列……

“我真是厚脸皮!”在前不久的一个访谈节目中,刘德华说起这段经历时这样笑着评价自己,不过接着又说,“可是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我的脸皮不是那么厚,能有今天的刘德华吗?所以我真正想说的是,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不要害怕展示自己。只要有机会,你就应该全力向前冲!”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写的主要事件。

2.题目《刘德华的“厚脸皮”》中“厚脸皮”一词加了引号,如何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3.文中用了不少笔墨描写当时马斯晨、缪骞人等人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有何作用?

4.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古典文学,刘德华醉心于唱歌,最后都有所成。他们的经历对于我们有怎样的启发?

5.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妙。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样写也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

请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赞颂某人对工作、学习的热爱,注意用词的精妙。(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课文从“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至结尾,回答问题。

1.选文前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选文中写了闻一多“说”和“做”的哪几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一句中“这个方面”指代什么?

4.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5.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在全文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为配合班级开展“走近闻一多”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说了就做”。对于闻一多先生的先行后言,先言后行,你是如何看待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2)假如你是闻一多时代的一名记者,报社决定请你去采访大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请你根据《说和做》一文的有关事实,拟一个采访提纲,把自己要问的问题一一列出来。(两个问题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