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用线条符号图解法在下列句子上把各个成分标示出来。 1.害羞的女生,战战兢兢地把地...

用线条符号图解法在下列句子上把各个成分标示出来。

1.害羞的女生,战战兢兢地把地上的练习本放到讲台上。

2.经过班主任的宣传,同学们就搞好班集体工作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

 

1.(害羞的)女生,[战战兢兢地][把地上的练习本]放<到讲台上>。 2.[经过班主任的宣传],同学们[就搞好班集体工作]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懂句子,先找到句子的主干,主谓宾主要成分找出来,然后再判断修饰成分,标示各成分的符号要用对。 2.2】读懂句子,先找到句子的主干,主谓宾主要成分找出来,然后再判断修饰成分,标示各成分的符号要用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两个句子成分的搭配都有毛病,请加以修改。

1.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进平时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2.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作为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托蒂继续一马当先,还是他身后的三名射手发力反超这将是本轮意甲联赛的一大看点

B.越剧,顾名思义,就是流行在古越地(相当于现在的绍兴、杭州、台州等地)的地方戏。

C.学菜谱太难了,便决定放弃,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如法炮制了一个菜——铁板鲈鱼。

D. 2万元现金和3辆价值2万余元的摩托车在7名失主兴高采烈的感激声中“完璧归赵”。

 

查看答案

下面的句子中各有一个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橱房里。  

_______改为_______

②我们现在读的主要是白话,但是仍然应该借见古人精读的办法。 

 _______改为_______

③这个小白兔瓷器精巧别至,我一直小心地珍藏在里面的抽屉里。  

_______改为_______

④电影的首映式因为当红明星到来助幸而显得格外令人精神振奋。  

_______改为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炖(wèi)     米(yì)    B. (yǐn)     家(bèi)

C. (xiá)       橄(lǎn)    D. (pí)      挑(t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2.作为学者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3.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一句话)

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5.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②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_____________

③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_____________

6.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7.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8.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9.最后两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短)

10.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的巨人”和“的高标”?

11.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