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翡翠莲雾 林清玄 ①外祖母家最后的一棵莲雾树,因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翡翠莲雾

林清玄

①外祖母家最后的一棵莲雾树,因为院子前面拓宽道路,被工程队砍除了,听说要砍的时候,树上还结满了莲雾。看到哥哥的来信,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那棵莲雾树倒下,脑中却浮起一幅图像——莲雾树应声倒下,满地青色的莲雾在阳光下乱滚。

②从我有记忆开始,外祖母家前就是一个大的果园,种满荔枝、柿子、龙眼、枣子、莲雾等水果,因此暑假的时候,我们最爱住在外祖母家,每天都在果园中追逐嬉戏,爬到树上去摘水果。外祖母逝世很多年了,每次想起她来,自己就仿佛置身在那个果园中,又回到外祖母的怀抱。

③记忆中的果园所盛产的水果,和现在的水果比较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都是“土种”,大部分是长得细小而有酸味的。柿子比不上现在的肥软多汁,荔枝修长带些酸味,龙眼是小而肉薄,枣子长得还没有现在一半大,一点也比不上现在市场上经过改良的品种。

④只有十几株莲雾树是我印象最深的。树上结出的莲雾全是翠绿颜色,果实瘦瘦的,形状有一点像翡翠雕成的铃铛。但那种绿色是淡的,就着阳光,给人透明的感觉。这种土生土长的莲雾汁水虽少,嚼起来坚实香脆,别有风味。

⑤那十几株绿色莲雾树长得格外粗壮高大,柿子、荔枝树都比不上它,它大到小孩子可以躺在枝桠的杈上睡午觉。一串串累累的果实藏在树叶中,有时因颜色相同而难以发现。

⑥不知道绿色的莲雾何时在市场上消失,现在的莲雾都是淡红色的品种,肥胖多汁,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吃它,总觉得好像是水做成的,少了莲雾应该有的气味,尤其是雨季生长的红莲雾几乎是淡而无味的。每次看到红莲雾,我都想起一串串的绿色铃铛,还有在莲雾树上午睡的一段记忆。

⑦由于舅舅们并不是赖着那个果园维生,多年来,一直让它任意生长,收成的时候总会送一些给我们家,有时表兄弟上台北,也会带一袋来给我。因此尽管时空流转,我和果园好像还维持着一种情感的牵系,那种感情是难以表白的,它无可置疑地见证我们一些成长的痕迹。

⑧又一年,因为乡道的开辟,莲雾树几乎被砍光了,只留下最靠屋子的一株。外祖母的果园原本是没有路的,后来为探收方便,在两排莲雾树间开了一条脚踏车可以走的路,不久之后,摩托车来了,路又开宽一些,最后汽车来了,两排莲雾首先遭殃,现在单向的汽车道也不足了,最后一株莲雾因而不保。

⑨听说要砍那株莲雾树,方圆几里的人都跑去参观,因为它是附近仅存长绿色果实的莲雾,它的树龄五十几年,也是附近最老的果树了。砍倒一棵莲雾树在道路拓宽时是微不足道的,对我而言,却如同砍除了心中的一片果园。我知道,再也不能吃到那棵树结成的莲雾了。

⑩我的表兄弟,近年来因为纷纷离乡而星散了,家园已不复昔日规模,家前的果园自然日益缩小,现在剩下的,只是几株零散的荔枝、柿子了。

⑪最后一株莲雾树的砍除不只是情伤,也让我想起品种改良的一些问题。现在市场上的所有水果无不是经过品种的改良,我幼年的时候是如何也不能想象现在竟有那么大的荔枝、龙眼、枣子的,然而这些新的品种,有时候味道真是不如从前,翡翠莲雾是最好的例子。

⑫有一回我在市场上买到几条土生的小萝卜,高兴得不得了,因为那些打过荷尔蒙、施过大量农药与肥料,收成时还经过漂白的大萝卜,只是好看罢了,哪里有小萝卜结实呢,可惜我们生长的是一个快速膨胀的时代连水果青菜都不能避免膨胀,结果是,品种不断改良,田园风味逐渐丧失,有许多最适合台湾气候和环境的品种也因而灭绝,这是值得担忧的现象。

⑬外祖母手植的莲雾树不在了,我只好把它种在心中,在这个转变的时代,任何事物只有放在心中最保险。我把它种在心灵果园的一角,这样我可以随时采摘,并且时刻记得,在这片土地上曾生长过绿如翡翠的莲雾,是别的品种不能取代的。

1.翡翠莲雾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那棵莲雾树倒下,脑中却浮起一幅图像——莲雾树应声倒下,满地青色的莲雾在阳光下乱滚。

(2)树上结出的莲雾全是翠绿颜色,果实瘦瘦的,形状有一点像翡翠雕成的铃铛。但那种绿色是淡的,就着阳光,给人透明的感觉。

3.第三段写记忆中的水果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⑪、⑫段在文中的作用。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在这片土地上曾生长过绿如翡翠的莲雾,是别的品种不能取代的。”这句话的理解,探究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

 

1.颜色翠绿且透明、果实很瘦、形状像翡翠雕成的铃铛、坚实香脆。 2.(1)①此句采用了想象(联想/虚写)的手法,写出了莲雾树被砍倒、莲雾满地乱滚的画面。②以明媚的阳光反衬青色的莲雾满地乱滚的画面,表现了我想到莲雾树被砍伐的画面,内心涌起遗憾、不舍、甚至是愤怒的情感。(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翡翠莲雾的形状特点。也表达出作者对于翡翠莲雾的喜爱之情。 3.通过写记忆中的水果与现在水果的比较,突出记忆中的水果“细小而又酸味”的特点,为下文描写翡翠莲雾的特点做铺垫(衬托下文的翡翠莲雾更加与众不同),表达对记忆中水果(果园)的怀念(喜爱)。 4.①内容上,⑪、⑫两段由莲雾树被砍引出对水果和萝卜品种改良的联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将新品种与老品种的味道进行对比,突出了原有品种的味道的纯正,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事物的眷恋,同时也对品种改良的做法提出了含蓄的批评,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②在结构上,也与前文翡翠莲雾的消失形成照应。 5.①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眷恋,对外祖母等亲人的怀念,②对承载着人们美好情感的事物的消失的无奈,③对社会片面追求物质丰富而不断改良品种从而使田园风味逐渐丧失的现象感到担忧。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可抓住4段“树上结出的莲雾全是翠绿颜色,果实瘦瘦的,形状有一点像翡翠雕成的铃铛。但那种绿色是淡的,就着阳光,给人透明的感觉。这种土生土长的莲雾汁水虽少,嚼起来坚实香脆,别有风味”一句进行分析压缩即可。 2.试题分析:题干“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答题内容应该包括,手法、内容、情感。(1)从手法上讲:采用了想象的手法,写出了莲雾树被砍倒、莲雾满地乱滚的画面;以明媚的阳光反衬青色的莲雾满地乱滚的画面,表现了工程队砍树的残忍。一定要答出人物的情感。(2)“形状有一点像翡翠雕成的铃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翡翠莲雾的形状特点外,还要答出人物对翡翠莲雾的情感。 3.试题分析:考查重要事物——水果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作答。内容上:写记忆中的水果与现在水果,这样形成了一种比较,突出记忆中的水果的特点。并表达了人物的情感。结构上:为下文描写翡翠莲雾的特点做铺垫。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4.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结构和内容上的角度分析作答。第此题,就要通读原文,全盘把握情节内容后再作答。①内容上,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原有品种的味道的纯正,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事物的眷恋,丰富了文章的主题。②在结构上,也与前文翡翠莲雾的消失形成照应。这样结构严谨,文章浑然一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妻美我者             孰视

B. 刺寡人之过           山而居

C. 皆以美徐公             能谤议市朝

D. 美于徐公            先帝不臣卑鄙

2.请讲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你从课文的内容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 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 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发电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电。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电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如果没有电,后果难以设想。可是,电通常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难以存储。虽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在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仿照上述方式,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70年代末,德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它的两个储气站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美国Norton电站储气站在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两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

目前,该技术除了能应用于空气电站应急发电外,也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的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1.有关风力发电与空气发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力发电靠的是自然风力,空气发电靠的是人造空气。

B. 利用风力所发的电不能存储,利用压缩空气发的电则可以存储。

C. 风力发电因受风力影响而有所不足,而空气发电可以不受风的影响而独立发电。

D. 风力发电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稳定性不够;空气发电能用于应急发电,还能获取洁净能源。

2.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核电站或热力电站,在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时,可以将水像压缩空气一样压缩,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B. 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空气发电十分优越,它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C. 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可以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D.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因为空气发电不是零排放,而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又很严。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被压缩储存的空气在释放发电前加热,会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核电站或热力电站被压进高处的水也可以仿照这种做法。

B. 空气发电技术是生态能源领域的新突破,它投入使用后,能解决世界的能源危机。

C. 将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两者组合,我们将获得比风力发电稳定持久的能源。

D. 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我国必将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尤其内蒙地区将全面采用两种发电技术相结合的模式。

 

查看答案

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鲁迅——《朝花夕拾》

B. 《望岳》——杜甫——唐代——《杜诗详注》

C.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宋——《吴均集校注》

D. 《组歌》(节选)—— 纪伯伦——黎巴嫩——《泪与笑》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这里是一首绿色的诗。  ①  。清晨,当一缕阳光掠过这片沉睡的大地时,我开始从绿色的梦幻中醒来。远远一环淡紫色的山,  ②

A. ①它有诗的激情,有海的韵味②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舒展着柔和的曲线,像两条长长的臂膀

B. ①它有诗的激情,有海的韵味②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像两条长长的臂膀,舒展着柔和的曲线

C. ①它有海的韵味,有诗的激情②像两条长长的臂膀,舒展着柔和的曲线,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

D. ①它有海的韵味,有诗的激情②舒展着柔和的曲线,像两条长长的臂膀,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