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 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 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以及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发电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电。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电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如果没有电,后果难以设想。可是,电通常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难以存储。虽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在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仿照上述方式,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70年代末,德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它的两个储气站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美国Norton电站储气站在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两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

目前,该技术除了能应用于空气电站应急发电外,也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的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1.有关风力发电与空气发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力发电靠的是自然风力,空气发电靠的是人造空气。

B. 利用风力所发的电不能存储,利用压缩空气发的电则可以存储。

C. 风力发电因受风力影响而有所不足,而空气发电可以不受风的影响而独立发电。

D. 风力发电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稳定性不够;空气发电能用于应急发电,还能获取洁净能源。

2.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核电站或热力电站,在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时,可以将水像压缩空气一样压缩,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B. 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空气发电十分优越,它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C. 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可以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D.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因为空气发电不是零排放,而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又很严。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被压缩储存的空气在释放发电前加热,会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核电站或热力电站被压进高处的水也可以仿照这种做法。

B. 空气发电技术是生态能源领域的新突破,它投入使用后,能解决世界的能源危机。

C. 将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两者组合,我们将获得比风力发电稳定持久的能源。

D. 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我国必将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尤其内蒙地区将全面采用两种发电技术相结合的模式。

 

查看答案

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鲁迅——《朝花夕拾》

B. 《望岳》——杜甫——唐代——《杜诗详注》

C.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宋——《吴均集校注》

D. 《组歌》(节选)—— 纪伯伦——黎巴嫩——《泪与笑》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这里是一首绿色的诗。  ①  。清晨,当一缕阳光掠过这片沉睡的大地时,我开始从绿色的梦幻中醒来。远远一环淡紫色的山,  ②

A. ①它有诗的激情,有海的韵味②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舒展着柔和的曲线,像两条长长的臂膀

B. ①它有诗的激情,有海的韵味②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像两条长长的臂膀,舒展着柔和的曲线

C. ①它有海的韵味,有诗的激情②像两条长长的臂膀,舒展着柔和的曲线,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

D. ①它有海的韵味,有诗的激情②舒展着柔和的曲线,像两条长长的臂膀,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一辈科学家呕心沥血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B. 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C. 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D. “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噤     暇想       张皇失措      豁然贯通

B. 琐屑     烦躁       重蹈覆辙      穷愁潦倒

C. 愧怍     荒僻       根深蒂固      物竟天择

D. 蓬蒿     家醅       诚惶诚恐      无可质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