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②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

③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④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植树的牧羊人》

1.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2.从文中找出与第②段画线句相互照应的句子,并说说这么写的好处。

3.第④段是本文的结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

 

1.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作用:写环境恶劣是为后面写牧羊人植树做铺垫;与后文绿色富饶、美丽幸福的乐园形成鲜明对比,更能突出表现牧羊人做出的巨大贡献。 2.“干涸已有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作用:前后照应,文章内容上意脉相连,结构上浑然一体;渲染气氛,对刻画牧羊人形象和表现文章主题起到了加强作用。 3.点明文章中心,抒发了作者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同开头段首尾呼应,提升了文章的格调和境界,使得全文结构严谨。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物的……心情(命运);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为下文叙写……做铺垫。本题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对照应写法的理解。照应,有段落中的前后照应和文章的首尾照应。它的特点是前边提到的景、物、人、事,言、行、等,为了达到笔者的写作目的,在后边又提及到。它的作用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本题从文章中选择任一照应的内容,并结合内容和主旨分析其作用即可。 3.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结合全文故事内容分析理解。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根据具体文章判断即可。如果是特殊的结尾形式,还有引发读者的想象。本题作答要结合文章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蒲松龄《狼三则(其三)》

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②顾:然而,可是。③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猪膨胀,让皮肉分离。④乌:怎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其一坐于前   犬:            ②一狼其中        洞:

③令不可       去:            ④顾无计可以    死:

2.把下面的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3.两文中屠夫杀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各表现了怎样的智慧?

4.比较甲乙两文中狼的形象,你觉得哪一个更生动?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送友人

薛涛(唐)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赏析“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的妙处。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学校举行以“图书收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①我国藏书楼的规模、历史和功绩在世界文明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古代著名的私人藏书楼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你家大约有多少本藏书?请列举出你最喜欢的两本书的书名和作者。

③如果为“图书收藏文化”设计一幅宣传画,你会设计哪些内容?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其夜有一妖精,离城只有七十里远近,山唤豹头山,洞唤虎口洞,夜坐之间,忽见霞光瑞气,即驾云头而看。原是州城之光彩,他按下云来近前观看,乃是这三般兵器放光。妖精又喜又爱道:“好宝贝!好宝贝!这是甚人用的,今放在此?也是我的缘法,拿了去呀!拿了去呀!”他爱心一动,弄起威风,将三般兵器,一股收之,径转本洞。

①这段文字出自小说《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②选段画线处“三般兵器”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①《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流年似水、岁月更换人生感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中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的街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