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事( ) A. 蒙味 蔓延 精妙绝纶 B. 纤维 推祟...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事(   )

A. 蒙味  蔓延  精妙绝纶

B. 纤维  推祟  络绎不绝

C. 教诲  狼籍  连绵不绝

D. 篱笆  濒临  春寒料峭

 

D 【解析】A.“蒙味”应写作“蒙昧”。B.“推祟”应写作“推崇”。C.“狼籍”应写作“狼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

A. 调遏制/殚精

B. 热愚/抑扬

C. 栏踌/举提笔

D. 首记自出心

 

查看答案

请运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句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

 

查看答案

小草因为有了雨露的呵护而成长,这不是一件小事;花儿因为有了微风的吹拂而芬芳,这不是一件小事;小鹰因为有了妈妈的指导而飞翔,这不是一件小事;我因为有了你们的陪伴而幸福,这不是一件小事……

请以“这不是一件小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甜蜜的反击

①星球六的早上,12岁的凯西带着她的弟弟安东尼和托比去参加社区专为儿童举办的“拓荒俱乐部”活动。活动进行到一半时,弟弟们跑来向凯西抱怨,那个叫强尼的家伙又来找他们的麻烦了。

②11岁的强尼是个被人收养的男孩,与凯西三姐弟在同一个学校读书。他是那种令老师们头痛不已的学生,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是老师在找他的茬儿。老师对他很头痛,同学们也对他敬而远之。

③凯西的妈妈得知自己的儿子又被强尼欺负后,不禁皱起了眉头。“看来,我们要反击才行了。”妈妈说道。星期天,凯西的妈妈从杂货店买回一袋棉花糖。“这些糖是给强尼的。”妈妈对安东尼和托比说道。“妈妈,你再说一遍!”安东尼和托比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④“明天是星期一,上学时每人带上两颗糖,一颗给自己,另一颗给强尼。”妈妈笑着对安东尼和托比说道。“妈妈,我们不明白!这就是你说的反击策略吗?”安东尼和托比同声说道。“是的,孩子们。如果你对敌人仁慈,你就有打败敌人的可能。”妈妈解释道。安东尼和托比不禁都耸了耸肩。

  ⑤星期一早上,安东尼和托比每人带了两颗糖到学校。课间休息的时候,安东尼在操场看见了强尼。他迟疑了一会儿,但还是对强尼招手道:“强尼,过来,给你一颗糖吃。”强尼吓了一跳,然后他迅速跑过来,抓起糖就放进嘴里。在强尼转身离开时,安东尼听到他说了声“谢谢”。

  ⑥星期二中午放学的时候,托比看见强尼朝他冲过来,赶忙紧紧抓住自己的书包。但是,强尼并没有抢他的书包,而是问托比:“嗨,托比。你有糖吗?你哥哥安东尼昨天给了我一颗糖,味道好极了。”托比松了口气,笑道:“有啊!”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了那颗原本为强尼准备的棉花糖。从此,安东尼和托比每天上学时都会带上两颗糖,一颗给自己,另一颗给强尼。

⑦同时,凯西也用另一个方法战胜了强尼。那天早上,凯西在教学楼的走廊上遇到了强尼,她发现强尼一脸坏笑地看着她,知道强尼又要对她说些不中听的话。所以,当强尼准备开口时,她首先大声说道:“嗨,强尼!你今天看起来很精神嘛!”然后,她又给了他一个夸张的笑容。强尼愣住了,张大着嘴巴,却一个字也没吐出来,而凯西朝他挥挥手走了。从那天起,凯西只要看到强尼,就会给他一个微笑,然后说:“嗨,强尼!”不给他任何说粗话的机会。终于有一天,当凯西跟他打招呼的时候,他做出了回应:“嗨,凯西!”

⑧一年后,强尼在老师们的心目中已经变为一个好学生了,而凯西、安东尼、托比以及强尼的同学也都和强尼成了好朋友。凯西知道,强尼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有人给了他转变的机会。

(选自2013年第18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节)

1.文章结尾处“有人给了他转变的机会”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2.从全文看,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3.文中“妈妈”着笔不多,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她具有怎样的可贵品质。

4.“如果你对敌人仁慈,你就有打败敌人的可能。”你同意文中这一观点吗?请简述理由。(80字以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香蒲草的旅程

乔叶

①盛夏时节,去了一趟信阳。信阳空气湿度高,溪泉淙淙,池塘处处,行止皆可见荷花和香蒲草。乡人慷慨。临行时,当地的朋友便从自家门口的池塘里砍了葱葱茏茏的一大把香蒲草。

②安检的时候,我怀着侥幸请示安检员:“这个也得安检么?”“所有行李都得安检。”

好吧,现在它们的身份就是行李。安检。大概是没有什么异常信号让那姑娘放心了,她灿烂地笑起来,问:“这是什么东西啊?”想来她每天得看多少行李呢,肯定难得这么发问,我简直有点儿受宠若惊地告诉了她。她说:“其实也经常见,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③候车在二楼。我抱着香蒲草上电梯,不用看就知道我的回头率是史无前例地高。候车的时候,不时有人走过来,好奇地打探是什么。还有小孩子来揪香蒲草的叶子,母亲呵斥着,说别给人家弄坏了。“这是什么?”孩子指着蒲棒问。我便一一说来。虽然对于这些植物我从来都是半瓶子水,可还是很愿意晃荡晃荡。每当说起它们的时候,就有莫名的愉悦涌上心头。“真有意思!”孩子感叹。嗯,他算是我小小的知音

④在众目睽睽之下上了车,座位是B,过道。我渴望的理想座位是A座,靠窗。现在,坐在那里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男孩子,正戴着耳机看着笔记本里的鬼怪剧。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张开了口,请求换一下座位:“你看,它们,还是靠着一个角落放比较好,是吧?”

他冷冷地打量着香蒲草,也打量着我。我这才意识到此时的自己有多狼狈:蓬头垢面,乱发飞扬,脖子上围着花丝巾,手里抱着化肥袋——整个儿不伦不类。“我不习惯换座位。”他冷着脸说。有些讪讪的,却也非常理解。本来就是过分的请求,人家当然有资格拒绝。

⑤然后,便和它们开始了被检阅的旅程。每一个上卫生间和接热水的人路过我们的时候,都会把脚步放慢,把眼神移过来,有的欲言又止,有的问上一句:“这是什么?”等我解释一番后,收到的最通常的感叹就是安检员的那句:“其实也经常见,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梳理起来,还是孩子们的评点最是让我赞叹,既童言无忌,又正确无比。

⑥“巧克力棒!”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子被母亲抱在怀里,指着蒲棒说。然后就闹着要吃,我和他母亲边给他解释边笑,聊了好一会儿。“蜡烛!”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指着蒲棒说。孩子果然是天使。蒲棒还有一个昵称,就是毛蜡烛。这名字也不知是谁起的,起得怎么那么好。嗅着香蒲草日渐微淡的清香,看着客厅的灯影下蒲棒的轮廓,我就会有隐隐的惊奇。

⑦一个多小时,就是这么度过的。在我所有坐高铁的经历中,这算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次。也曾拎过特别昂贵的包,也曾穿过特别夸张的衣服,还曾化过特别漂亮的妆,从没有得到过这种待遇。              (选自2017年12月4日《新民晚报》,有删节)

1.从全文来看,以“香蒲草的旅程”为标题好在哪里?

2.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了“香蒲草的旅程”,请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们的表现

我的心理变化

安检

侥幸、受宠若惊

候车

车上

孩子们评点

 

 

3.品味下列词语和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1)嗯,他算是我小小的知音

(2)也曾拎过特别昂贵的包,也曾穿过特别夸张的衣服,还曾化过特别漂亮的妆,从没有得到过这种待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