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游览公主府 菅雪燕 ①清和硕恪靖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游览公主府

菅雪燕

①清和硕恪靖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路62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呼和浩特市博物馆所在地。

②公主府是一座四进五重的宫殿式建筑群落。《清代蒙古史札记》中叙述:“(公主府)府邸初建时,四周圈地东至麻花板,西至水泉村,北至跑马场”,可见规模之宏大。历经战乱与破坏,公主府已失去往昔规模,但从现在保留下来的建筑中还依稀可以看到公主府300年前繁华与兴盛的影子。

③未进府门,首先看到的是一面一字形照壁,雄宏高大,据说长24米。公主府的照壁下有砖柱48根。为什么会这样呢?据当地老人相传,这是为镇压当时内蒙古48家王爷而设立。

④由照壁向北,通过一片平坦的广场,可见一对汉白玉大石狮雄踞府门两侧,东为雄性西为雌性,相互对望,神态威严。朱红色的府门两侧还各有一个偏门。在过去,府门是不常开的,一般走偏门,除非公主或高官显贵出入。

⑤进得门来,展现在眼前的是第一进院,正面有前殿3间,据说是“轿厅”,当年用来存放公主大轿。通过月门可进入东、西跨院。两个跨院各有正房5间,可能是府内办事人员居住的地方。进入第二进院,正面是5间较前殿更为高大、壮观的大殿,被称作“议事厅”,是公主当年接待宾客的处所,东、西各有配殿2间。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第三进院落。进院前,一道优美的“蜈蚣墙”横立眼前,两边各开有一个侧门,是供下人出入用的。而公主进院是不走这两个门的,她要从院前左右的“满月门”先进去,然后经过一个风格独特的仪门——垂花门,便进去这第三进院了。这里古树参天,石狮双踞,高高的白石基座上巍然挺立一座高脊飞檐的大殿,这便是公主的寝殿。据说就连当时的额附也不是可以随便出入这里的,得经过禀报获得公主的同意后才可以踏入第三进院。

⑥寝殿内有8根大圆柱,正中曾高悬一匾额“静宜堂”,寝门上悬“肃娴礼范”匾额,据说两块匾都是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匾额后来在“七七事变”后遗失了。在寝殿后面是禁卫房,类似于今天的警卫室,有15间之大,供近卫军和太监们居住。

⑦清和硕恪靖公主府是清代皇室公主府邸中现存营建时间最早、建筑工艺最精、现状保存最好、在大漠南北影响最深的一座特殊的建筑群组。

(选自《语文同步阅读1+X读本<八年级上册>》,有删节)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座公主府有哪些特点?

2.公主府“四进五重”,有哪三重主建筑?它们有何用途?

3.第③段加点词语“据说”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②⑤段划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1.①空间顺序(或作者从外到内、从南到北的游览顺序)。 ②宫殿式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湛。 2.①轿厅、议事厅和寝殿(或第一、二、三进院)。 ②轿厅存放公主大桥,议事厅接待宾客,寝殿供公主安寝。 3.不能。“据说”是据别人说,表明这一数字来自于他人,作者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去掉它就成了照壁的实际长度,可能与事实不符,说法不够准确、严谨。 4.第②段划线句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公主府规模宏大的特点;第⑤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议事厅高大、壮观的特点。 (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分析能力。说明文说明顺序通常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根据游览地点的变换可以判断这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时,可以按照空间方位变化进行,如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也可以按照地点转换顺序写景,如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结合第(3)段可以提炼出公主府“宫殿式建筑群,规模宏大”的特点,从最后一段可以提炼出其“建筑工艺精湛”的特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提炼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抓住第(5)段着重阅读。这一段介绍的是公主府的三重主建筑,根据第一进院、第二进院、第三进院的提示,可以看出这三进院落分别是轿厅、议事厅和寝殿,其功能分别是存放公主大桥、议事厅接待宾客以及供公主安寝。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能力。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答题方法:正面阐释—反面说明—综合阐述,即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后的影响,最后加上“这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这句话作为总结。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种说明方法的标志,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②段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第⑤段主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各自的作用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小题。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②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③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④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说说第①段画线句中词语“泛”的表达效果。

2.第①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哪些词语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3.第②段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

4.概括第③段“‖”前后两层的内容。

5.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两位网友的对话,请根据情景补全对话内容。

银城小哥:今天我路过岳池文庙,看见有个大叔用脚狠踢庙门。这真是7456!我好想给监管不力的文管所(注:文物管理所)拍砖!

不忘初心:小哥,请教一下,“7456”和“拍砖”是什么意思?

银城小哥:“7456”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不忘初心:这些网络语言有趣又生动哈。

银城小哥:当时我冲上前去,对那个人吼道:“老东西,你晓得不,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你竟敢搞破坏,是不是不想活了?”那个人听了,抬起一条飞毛腿就想踢我。我一闪身,避开了。

不忘初心:你换一种说法,可能他听得进去。比如你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银城小哥:我当时在气头上,没把话说得这么得体。谢谢你教我。你说,作为政府和文管所,该怎样来保护文庙呢?

不忘初心:我觉得可以这样做: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银城小哥:初心,你让我涨姿势了!再次感谢。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名著《昆虫记》(法布尔)回答问题。

(1)鲁迅说《昆虫记》“很有益”,该书的“有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2)罗曼·罗兰说法布尔“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举两例说明该作者掌握的小虫子的秘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说说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你从后两句中读出了什么?

 

查看答案

古代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6)在《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将眼前景和胸中情融为一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