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可燃冰 ①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可燃冰

①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采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含有大量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大洋海底。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所以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③海底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海底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0~10℃时生成,在20℃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其次,可燃冰在0℃时,只需30个大气压就可以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间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④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约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力的洁净新能源。

⑤但是,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1.海底可燃冰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第③段“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一句中“一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第②段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

5.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1.可燃冰在零度至20度之间可以生成;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 2.不能,“一般”表范围上的限定,指普通情况,并不包括特殊情况。它表明海底的温度通常在2~4摄氏度,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若去掉,意思变成海底的温度都在2~4摄氏度,与实际情况不符。“一般”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下定义,准确科学地说明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构成成份和分布特点。 4.严重破坏环境;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灾难性的海啸。 5.逻辑顺序。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说明文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此题也不例外。问题出在第3段,答案就在问题的下文,抓住“首先,可燃冰在0~10℃时生成,在20℃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其次,可燃冰在0℃时,只需30个大气压就可以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间生成可燃冰的晶体”几句压缩整理即可。注意表示顺序层次的词语,这些词语代表着海底可燃冰的形成条件的几个方面。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一般”本义:表范围上的限定,指普通情况,并不包括特殊情况。语境义:它表明海底的温度通常在2~4摄氏度,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含有大量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大洋海底”这明显是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作用:准确科学地说明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构成成份和分布特点。答作用时要找到语段的说明对象或观点句。所有的说明方法都是为它们服务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请你在横线上补全【乙】文缺失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得志,与民

(2)入则无法家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所给例句“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A. 跳往助之

B. 舜发于畎亩之中

C. 已而之细柳

D. 汝心之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正气,从容就义,正体现了孟子“大丈夫”论断中的哪一点?请再举一个富贵不能淫的例子。

6.乙文中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写的是早春景色,诗人抓住哪些景物,细致描摹早春景致?

2.写出本诗的韵脚。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泉中学初二(6)班决定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1)下边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图标,请你说明图标的内容。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下列文化遗产中选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填在横线上:古遗址、壁画、相声、京韵大鼓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3)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下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填写下联。

上联:传承祖国文化遗产

下联: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的,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1)以上文段的内容选自____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____》。

(2)在作者笔下__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歌唱五个多星期。

(3)作者在本书中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处处洋溢着__________之情。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良多趣味。(《三峡》)

(2)__________,终为土灰。(《龟虽寿》)

(3)《野望》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思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