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1.“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两句。

 

1.雨后芳草萋萋,没有一点沙尘。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沙滩平坦,春光明媚。 2.拟人(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声衬静均可),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桃花盛开,周围空无一人。突出了雨后后溪的幽静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赏景的欣喜陶醉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注意描绘出雨后后溪芳草萋萋、静美清澈的特点。 2.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做好本题需要对平时所学的诗歌内容了如指掌,能够结合拟人修辞方法进行赏析,对诗歌的思想情感能够把握清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

(1)他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跑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他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这段文字选自小说《      》,主要用了      描写来刻画主人公的。

(2)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①“仁”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从“人”从“二”,“均嫡庶,仁亲戚,则族业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义:            ;“(陛下)有仁民爱物之意”中“仁”义则引申为:           

②在9月28日“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建议。

 

查看答案

默写。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6)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7)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喜欢这个季节的瘦西湖。那湖面的烟,那萧条凛冽的景,还有那荡起涟______的舟……雪中的瘦西湖很美,是鹅黄娇nèn______的腊梅染雪怒放,是挺直高sǒng______的寒枝雪中坚韧,是飞yán______翘角假山流水的江南柔情遇上雪色浪漫……扬州的雪也很少见,下了雪的扬州美得不像样!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父母的心》中,历经多次波折却始终不舍孩子的穷夫妻令人唏嘘感叹。这正是川端康成作品“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的体现。

B. 《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张岱的《陶庵梦忆》。文章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西湖夜雪图,寄托对故国的怀念。

C. 叶圣陶先生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

D. 普法战争激起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小说家都德将这一题材浓缩在最后一堂法语课里,谱写了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

 

查看答案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 这道理听起来不错,可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解说: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C.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解说:加点的依次是形容词和数量词。

D. 星光灿烂  眷恋祖国  心情放松  都市精灵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