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胡老师的木箱 陆天明 (1)每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胡老师的木箱

陆天明

(1)每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棵山楂和海棠树上,客居北京已数十载的我总想在窗前呆站那么一会儿。这不仅是因为较为干旱的北京很少下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雨,也不仅是因为它总让我怀念起青少年时期在苏北在上海度过的那些个青涩岁月,更多的倒是它的恬静和散漫、从容和豁达、持久的含蓄和极为谦和的广阔、不露声色的执着和静悄悄地精进博取渗透……总让我感到它冥冥中演示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昭现世间一种生存景象。不必疾风暴雨。也无须电闪雷鸣。貌似与世无争,却坚定地守望着润泽着“麦田的未来”。

(2)它总能让我想起十四五岁时,在皖南山区插队,被调到乡中心小学任教后,跟我同宿舍的一个胡姓教师。胡老师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还偏矮偏瘦了一些。厚嘴唇。大脑袋。背略有些罗锅。一直单过着。学校里有一些同事不怎么瞧得起他。经常拿他的一些生活琐事上的“陋习”开玩笑。他从不“反击”,甚至都不会立即转身离去。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都教低年级,校领导把我俩分到一个宿舍里,方便我俩“切磋教艺”。但即便对我这样一个几乎只有他一半大的小同事新同事,他也不会做一点“嘘寒问暖”的事。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就见他在一盏油灯下写着什么。写在各种各样的纸片上。然后锁进一个肥皂箱里。也不许我们碰他这个箱子。时不时能看到他把一卷这样的纸片放进一个土布做的袋子里,带到镇街上的邮局去。过上一段时间,又能“感觉”到他从邮局把这些纸片又带回木箱里。应该是被人退了回来。于是他越来越瘦。脸色也由黄泛了青白。

(3)一次寒假后,他没能及时返回学校销假。随后便传来消息,他得了肺结核。咯血。肺上出现空洞,不止一个。那时候,已经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人们不再像三四十年代那样把这个病视为不治之症,但在远山区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却几乎仍然没有治愈的可能。人们开始淡忘他。学校甚至都准备收拾他的“遗物”了。他却突然出现在了我俩的宿舍里。说话都带喘。瘦得没个人样。他嘶哑地告诉我,他活不到年底了。他是来料理自己的后事的。   

(4)他从床底下拽出那个肥皂箱,请我帮他搬到后山上去。我不明白他要干什么。但看他一副恳切的模样,还是在小雨的泥泞中,替他把木箱扛上了后山。然后他就点着了箱子里的那些纸片。我以为他是彻底自暴自弃了。开始怜悯他。想劝慰他几句。却看到他眼睛发亮了。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的神情实实地呈现一种少见的欣慰。然后他就跪下了。跪在泥泞中。做出一副默默祈祷的模样。在我帮扶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说了声:“谢谢你,小陆,帮了我最后一把。”随后说的话简直让我惊呆。他说:“我希望真的可以带着这些底稿,到那边去,继续写完它。”“写完它? 带到那边去?”我瞪大了眼睛问。“当然。我教了这么些年的低年级,还是有一点体会和想法的。我一直想把它们整理出来。现在只能希望真的能够带到那边去完成它了。”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我俩都不再作声。看着小雨把纸片里最后一点火星子淹灭。他才说了句:“现在可以了。可以了……”

(5)后来他再也没回到乡中心小学里来过。应该是到“那边”去了。

(6)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突然在我眼里推开了一扇窗或门。这是通向无数极平凡极普通的人的心灵的门或窗。我愧疚自己也跟那一些曾经瞧不起他的同事一样,瞧不起过他。就像我们常常会忽视淡漠无数像小雨一样悄没声地活着的普通人一样。暴风雨的摧枯拉朽,海燕似的刺穿乌云雷暴翱翔,固然值得关注和赞美,而那些灰暗的水泥和砖块则无法让一座大厦呈现金碧辉煌。但正是这一块块灰暗的水泥和“粗陋”的砖块以它们另类式的坚韧和执着,甚至还可以说“牺牲”,构筑起金碧辉煌的底架。

(7)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

(8)我们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了吗?

(9)我们实实在在地愿意用自己的成功去为无数个“普通”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弥补吗?

(10)我问小雨。它依然悄悄地淅沥着。不声不响地滴答着……       

(《文汇报》2017 11、5)

1.请结合选文梳理故事情节和“我”的情感脉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线句,完成题目。

(1)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的神情实实地呈现一种少见的欣慰。(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2)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普通”和“伟大”的理解。)

3.文中多次写到“小雨”,请分析其作用。

4.请分析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表达效果。

 

1.①瞧不起②胡老师写的纸片藏箱子里,后来他得了肺结核。③怜悯→震惊④揣测胡老师已去世 2.(1)运用神态描写,“欣慰”一词可以看出胡老师因完成了生前的愿望而感到心安,表现了胡老师默默坚守、执着坚持的顽强精神。(2)“普通”是指像胡老师这样的人其貌不扬,身份低微,在生活中常常被人忽视。“伟大”是指这些平凡的人身上所具备的坚韧执着、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 3.①结构上,前后呼应,开头营造“小雨”迷蒙的静谧氛围,引发了我对往事的怀念,因为当年“我”是在“小雨”中领悟到了胡老师人格的伟大之处。②内容上,“小雨”在文中也象征着含蓄谦和、默默牺牲的品质,象征着普通人悄无声息的奉献。 4.①“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贯穿文章始终。②用“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③ 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以及对胡老师情感的变化,凸显了胡老师憨实谦和、坚韧执着、默默坚守的品质,也易于表达“我”对他的愧疚、敬佩、怀念等复杂情感。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情节与人物情感。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情感,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人物的情感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如老师长得丑,人老实,所以自然就有“瞧不起”的感觉。老师烧纸片的情节使“我”心生“怜悯”,当“我”得知期中的原因,自然“震惊”。胡老师已去世的情节自然使“我”产生愧疚的心理。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 2.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人物描写的的角度和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1)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中所表现的老师的心理活动和他的顽强精神。(2)一定要答出“普通”和“伟大”的语境义,也就是老师的两个方面:普普通通的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3.试题分析:考查文中多次写到“小雨”的作用。靠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内容上:“小雨”有一种象征意义。结构上:引起下文。前者要答出具体是什么象征意义,后者要答出引起下文的具体内容。 4.试题分析:分析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的表达效果。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后再考虑答案的内容。可从线索的角度、从增强了故事真实性的角度、从“我”与胡老师的对比和通过“我”的变化来突出胡老师的形象等角度作答。还要联系一下本文的中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与其焦虑,不如奋起

刘仰

(1)年轻人的焦虑不是一个新话题,从“逃离北上广”到“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再到“假装生活在北京”等等,媒体的一系列话题往往都对准当今中国年轻人的焦虑。虽然其中有不怀好意者人为的炒作成分,但不可否认,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年轻人的确存在多种焦虑,需要我们客观看待。

(2)年轻人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看来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而这个大环境的特点之一是变化非常快。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剧《外来妹》红遍大江南北,故事说的是一批内地农村青年到沿海地区打工时的遭遇。虽然那时候也有如何适应的焦虑,但她们很快调整过来,将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变为现代工人的素质,成就了人生的成长和改变。当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进入工厂,经过短期培训,大都能顺利上岗,成为“中国制造”的中坚力量。如今,“中国制造”开始升级换代,年轻人依然靠九年义务教育的知识积累,已很难找到称心的工厂工作,形成焦虑在所难免。

(3)另一方面,几十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与中国制造企业每年大量用工缺口同时出现的是数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这显示出教育的滞后,没有及时、准确或者说有预见性地为经济发展准备和提供适应性很强的从业人员。近年来,中国提出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便对年轻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所谓白领世界出现“码农”“媒体民工”等称谓,也显示我们或多或少仍在拼体力而非靠智力和知识创造更大财富。再加上高房价、两极分化,以及时不时炫个富的网红,年轻人很容易陷入焦虑。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飞速发展,快得超出了国内外许多人的判断。国家层面曾经制定过很多发展计划,回顾一下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个计划都提前完成了。这样的高速发展虽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大好事,但也的确造成了新形势、新常态下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与人才培养现实的脱节。这是造成当今年轻人焦虑感的重要原因。

(5)A事实上,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存在焦虑。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多国陷入困境。它们受到各种社会麻烦的困扰,背后原因之一便是年轻人的高失业率。前几年西亚北非几个国家的动荡,年轻人失业所产生的焦虑是推波助澜的重要原因。不同的是,那些国家年轻人的焦虑得不到缓解,因为他们国家的整体经济找不到出路。而中国不同。中国的经济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前景令全世界羡慕。因此,当今中国年轻人的问题是,如何使自己跟上国家的发展势头,并更强劲地推动这一势头,使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齐头并进。

(6)B因此,中国年轻人解决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地结合国家的发展方向积累知识,从而顺利搭上甚至驾驶中国崛起的快车。(作者是北京文化学者)

(摘自《环球网》2018、1)

1.阅读(2)-(4)小节,概括当今社会年轻人焦虑的原因。

2.简析第(2)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下面事例如放在文中AB其中一处,哪一处更合适?请说说你的理由。

有一个事例可以作为参照。二战后,大批美国士兵复员,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问题。美国当时推出复员军人上大学的计划,使得很多只懂开枪打仗的大兵有机会成为各领域的高端人才。

4.联系选文并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与其焦虑,不如奋起”这一观点的理解。(80-1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其为盗之言,不喻其为盗之道,遂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产育,以生吾禾,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其为盗之言 ____

(2)遂垣凿室 ____

(3)以生吾禾,吾稼____     

(4)以为国氏之重己也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自宋之齐,请术    真无马邪

B. 不喻其为盗之道    野芳发幽香

C. 山泽产育          何陋

D. 天之所与          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4.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画面有何特点?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诗透露离情的字眼有多处,请选取一处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语言实践活动。

(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和漫画,请你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语义委婉,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

12月19日下午,扬州召开烟花爆竹禁放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宣布从2018年2月1日开始,扬州市主城区范围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摘自2017年12月20日《现代快报》)

公益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外婆春节将迎来九十大寿,妈妈要给外婆好好庆祝一下,准备多买一些烟花爆竹。如果你是小明,该如何劝阻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格列佛游记》中,宫廷游戏包括两种,一种是绳上跳舞,另一种是什么?如何理解“绳上跳舞”游戏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列佛游记》中,有几次提到中国?都是有关中国那些方面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