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周谷煜的《想起那年读书时》,完成后面小题。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阅读周谷煜的《想起那年读书时》,完成后面小题。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我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大人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我的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③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④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我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我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⑤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⑥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涌动而来,真好。 

⑦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⑧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因为爱熬夜,我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那时候,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⑩后来,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⑪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些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结合全文,体会文末画线句子的作用。

 

1.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躲在被窝里读书、在月光下读书) 2.动作描写,运用了“抱”“飞奔”“放”“吃”“写”“扎”等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3.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4.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鸣急;狼闻四,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有动。竖下视之,气已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同“刨”用足趴地。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陈太丘与友_________

其家穿井 _________

⑶闻声四 _________

⑷气已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B. 目似瞑,暇甚           甚仓皇

C. 狼不敢,眈眈相向        乃悟狼假寐

D. 一狼径                  相数十步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诫子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国人道之,闻之与宋君。(《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蒲松龄的《狼》中的屠户与本文牧竖对狼的应对方法不一样。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①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西出阳关,奔赴安西。②龙钟:湿漉漉的样子。③凭:托。

1.“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细节很有意味,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经历?从中可以体会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一】且行且读,重温经典。

扬州某中学学生会拟举行“中华经典伴我行”活动,请你参加。

⑴活动中,请你简述:《西游记》“一调芭蕉扇”中,罗刹女为何不愿意将芭蕉扇借给孙悟空,孙悟空又是如何得到芭蕉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

A.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这个情节中,孙悟空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一扇,扇到了翠云山,后来得到了灵吉菩萨的帮助。

B. 《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紫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才救回了王后娘娘。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但寿镜吾老先生在少年鲁迅的心中是可亲可敬的。

D.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鲁迅的保姆,她多事、不拘小节、封建愚昧,但是她又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十分关心孩子。

【活动二】边走边看,吟咏四季。

⑶12月6日,学校将举办“魅力四季”诗词诵读展示活动,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将会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一段怎样的开场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⑴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⑶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⑷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⑻《<论语>十二章》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

蓦然回首,入中学半年,如花似梦。高兴时,你曾尽情歌唱;烦(nǎo)时,你曾闷闷不乐。虽然仅仅半年,但老师们(kuì)赠了你一把把学习的金钥匙;这半年,同学们留给你一串串甜美的回忆。课堂是你温(xīn)的港湾,泊着你的理想,送你扬帆远航;校园是你成长的摇篮,将实现你的梦想,(zhù)就你成功的希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