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B. 电视剧《风筝》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观注。

C. 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D. 为了更好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

 

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语序不当,改为“教育部在”。B项“收视观众”和“一路飙升”搭配不当,可把“收视观众”改为“收视率”。D项成分残缺,句尾加上“的工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B. 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C. 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

D. 近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其手段之卑劣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职(chèng)     静(mì)     育(fǔ)     根深固(dì)

B. 放(zhàn)    狭(yì)     恿(sóng)   轻怕重(niān)

C. 戒(chěng)   收(liǎn)   护(pì)     人忧天(qǐ)

D. (qiè)     (zhuō)   (chén)   随声附(h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用心去阅读吧,阅读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用心去想象吧,想象是创新的源泉;用心去耕耘吧,耕耘是收获的源泉……

亲爱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用心去干什么?请以“我用心去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字数在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永远的槐花蜜

赵学儒

初夏,老乡进城,带来蜂蜜,是槐花蜜,即槐花盛开时蜜蜂采粉酿成的蜜。老乡说,这是头茬槐花蜜,是一年中最好的蜜,是咱太行山区最地道的蜜。老乡的一番话,把我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太行山老家。

我老家是个被大山围起来的村子,因为少雨,山上栽满耐旱的槐树,每年春天柳绿之后,山上的槐树便开了花。近看朵朵串串,远望成片,从空中俯视,沟沟梁梁都是雪色。轻风摇曳,花海泛起股股波浪,吹来缕缕花香。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蜂拥而至,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

那时老家穷,乡亲们都要采槐花,或自己吃,或喂猪。一次,我跟母亲上山去采花,她用长钩勾下树枝,我把槐花摘下,放到袋子里。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我家八口人,爷爷奶奶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我爸在外地教书,很长时间回家一次,我们兄妹四个都在上学,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

记得那日母亲穿了一件绿褂子,在白色花海中格外显眼。橘红的阳光也从树缝探下头来,与她的微笑糅在一起,越发灿烂。我摘了一朵小花放到嘴里,咂咂滋味,开始有点苦涩,却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我们满载而归,身上还带着香甜的味道。

母亲把槐花带回家,摊在干净的地上晾晒,便于存放。接着,她开始鼓捣猪食。她把槐花放进大锅,点燃灶膛的火,等锅里的水烧开了,槐花瘪下去了,又把一些谷糠放进去搅拌,再兑些凉水,开始喂猪。圈里是黑白两只猪,一顿吞咽。年终,母亲把一只猪卖掉,还“缺粮款”,另一只杀了,肥肉炼成坨,作为全家一年的油水。

槐花的吃法多样:炒鸡蛋,把鸡蛋和槐花搅在一起,放锅里炒,鸡蛋熟了,菜就成了;蒸槐花,把槐花和面粉拌匀,再划线儿盐,放笼屉里蒸,出锅便可以蘸蒜吃;蒸包子,把槐花剁成馅儿,搅上些猪油,用棒子面、棱子面或山药面包好、蒸熟。那浓浓的槐花香,伴随着我们成长。

我成家之后,在附近的水电站上班,家里的事基本落在妻子肩上。我上班是三班倒,一次早上下班回家,知道妻子去采槐花了,便去接她。山上,阳光灿烂,就像舞台上的灯光,槐花漫山遍野地舞蹈。一群群蜜蜂来了走,走了来,嗡嗡声此起彼伏。在这片雪白的花海中,妻子头上的红纱巾分外妖娆。采完花,妻子开始下山。她的肩上背着装满槐花的筐子,筐子上还摞着鼓鼓囊囊的麻口袋。下坡时几乎是一路出溜,妻子的腰杆却总是挺得笔直,抵住筐子和口袋。回到家,她解下被汗水浸透的纱巾,让我替她拔头皮里的槐刺。猛地拔出来,殷红的血也跟着渗出来。

那年,我们家盖新房,妻子特地养了三只猪,或卖了钱支付材料费,或用来招待帮工。为了让猪吃饱喝足快些长大,妻子采回了很多槐花,晾晒在房前屋后、坡坡台台,吸引了很多蜜蜂前来。

老乡说,我知道城里什么都有,但这蜂蜜是自己家的,可甜了。我也没客气,认真地对老乡说,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

(《光明日报》2017年06月)

1.文章围绕“槐花”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结合语境,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蜂拥而至,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并分析“母亲”和“妻子”性格上的共同点。

4.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

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奇景。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地,入其中者,目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西溪为最。

余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

——张岱《西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后人遂以______

(2)目绮丽______

(3)精在西溪______

(4)招余同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必得躬历山川                当西溪为最

B. 日更定矣                      大奇景

C. 已后典籍皆板本                过岭西溪

D.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类冒之    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2)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治水必躬亲》)

(3)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

4.《湖心亭看雪》中深夜独往湖心亭赏雪,《西溪》中为自己未能在西溪归隐而感到遗憾,请你说说张岱具有怎样的个性和情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