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窠巢(kē) 黄晕(yūn) 侍弄(s...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巢(kē)    黄(yūn)    弄(shì)    轻怕重(niān)

B. 志(dǔ)    职(xùn)    干(hé)     畏罪逃(qiǎn)

C. (yè)    女(wā)     护(bì)     参差不齐(cēncī)

D. 恿(sǒng)  临(lì)     职(chèn)   人听闻(hài)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中“晕”应读yùn。B项中“潜”应读qián。C项中“噎”应读y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家中小故事”为题目,选取你家庭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家庭生活的温馨、幸福、和谐。

要求:①选材真实,主题明确;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地主”

它歪着脑袋,嘴巴向上翘成45度角——我看不出恐惧和紧张,它的表情就像在示威。可以肯定,这是一只雏鸟,因为它的神态太天真了,有种孩子式的任性。我初见到它时,它正扑腾着翅膀,累得气喘吁吁却收效甚微地停在大树底下。我不知道它是急于成长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还是太过淘气,总在试飞练习中逃课才造成今天的危险局面。我弯腰捡起它,它用小翅膀用力拍打着我的手,并发出带着感叹号的抗议,非常反对。如同外婆威胁童年的我“大灰狼来了”以使我听话,我教育它说:“别动,有猫!”

它的体形比麻雀大,羽色黑灰,我们宿舍为它的身份争论起来,有的说是喜鹊,有的说是乌鸦。我总结,说它是乌鸦的人肯定出于嫉妒。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拥有救助小鸟的机会,只不过这次的幸运落在了我头上。我从感情上不希望它是乌鸦,也许这鸟类看来是种族歧视的表现。面前摆着小米、菜叶和清水,可它不吃不喝,就在那儿歪着脖子生气,也不知道是生自己的气,还是生我的。我质问它:“凑合吃吧!难道想让我给你满处捉虫子不成?”它一翻白眼,还是不领情,干脆转过头不理我了。根据它的脾气和对食物的挑剔,我给它起名“小地主”。

为了让小地主进食,我在洗干净的眼药瓶里装上牛奶,然后我拿着它,像一枚导弹一样向它挤射过来。小地主不知何物,大叫一声——它一张嘴,牛奶就灌进去了。我怕热量不够才放的牛奶,我想大象都能靠喝奶长大,何况你这么个小东西。书上说幼鸟在发育期食量惊人,母鸟辛苦奔波,才能勉强满足它们的胃口。如今,让我像个保姆似的代劳了。由于小地主不配合,吃饭的时候,我不得不找一个人专门掰开它的嘴,我往里填,它吃得满脸都是。它昂着半只眼睛已被糊住的小脸,气愤地盯着我。

很快就搞清楚小地主的身份了,因为我们宿舍被它的同类包围了。高高低低的树杈上,站了数十只灰喜鹊,也许不仅它的父母来了,连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来了。小地主一看家里来了人,马上趾高气扬,一声又一声地叫起来,也许是告我的状,反正听了它的一番陈述,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为了破除扣押人质的嫌疑,我打开纱窗,让小地主自由地站在窗台。显然窗台与树枝之间的距离超过小地主的飞行能力,它张开翅膀,呆了一会儿,又理智地收拢了。灰喜鹊家长们似乎不再怀疑我的清白,当我把小地主重新拿进房间,它们没有表示出什么激烈的举动。

灰喜鹊这种鸟相貌优雅,胸部是柔和的灰蓝色,还拖着长长的动人尾羽,只是叫声高亢、粗实,甚至带点儿沙哑。它们轮流看望小地主,问寒问暖,虽然亲情可以理解,但是制造出一片喧哗——读书看报的事儿在我们宿舍是进行不下去了,午休的美梦就更别想。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我只好每天中午把小地主带出来。烈日下,我在空无一人的校园操场上无奈地散步。我一边走一边跟小地主聊天,一个星期下来,我认同了这种说法:牙都被晒黑了。一次,小地主格外乖巧,后来我才发现事出有因,它竟然在我兜里拉屎——它使我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人。

1.“我”为什么给捡来的鸟取名“小地主”?

2.请你赏析“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这句话。

3.你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它使我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人”?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小地主”怎样的情感?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情就像在示威”、“神情太天真”、“孩子式的任性”、“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太过淘气”、“逃课”、“带着感叹号的抗议”,所有这一切,与其说是对小鸟的形容,不如说是对孩子的描述。其妙处在于把鸟的特点和孩子的特点,结合得很紧密,又错位得很智慧。

B. 第一段中的“教育”这两个字,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在这里却透露出作者自己对于小鸟的疼爱到了着迷的程度,疼爱竟使作者把小鸟真当成孩子,居然对它说起话来,对它进行“教育”。

C. 文章第三、四自然段写作者收养小鸟,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来写小鸟:“不领情”、“翻白眼”、“不理人”、“气愤地盯人”,都很有趣。这种趣,一来是写出小鸟的无知,同时又写出了作者对它的欣赏与喜爱:孩子气。流露出了作者对小鸟的一切,从任性到调皮,从娇气到放肆,都极其欣赏。

D. 作者对小鸟如此宠爱,却给他起名叫“小地主”。用的不是美好的语言,而是在政治上带着贬义的词语。这种爱和贬的矛盾,似乎是本文的一处败笔。

5.请你根据选文内容,推测一下“小地主”是继续留在“我”的宿舍,还是回到了同伴身边。至少写出两条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张君燕

①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取羽绒服干啥?”“傻闺女,你看天这么冷,你不得穿羽绒服啊?”老妈的话让我不禁咂舌,这天确实是冷,可还不至于穿羽绒服呀。可她哪里肯听我的辩解,撂下一句“你不来取,我给你送去。”便挂了电话。

②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联想到老妈的行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

③从小到大,每次天气转凉,不管我身上穿着什么,老妈总会跟在后面喋喋不休:“死丫头,瞧你穿的那点东西,快去加件衣裳。”那时候年少,一来爱美,二来也真不觉得冷,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老妈作对,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初中时住校,周末回家,老妈特意交代我多带点衣服,说看天气预报这周要降温。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临走时,还悄悄把老妈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裤取了出来。

④没想到,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阴历十月,谁能想到会下雪呀。只穿一条秋裤的我坐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我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一边暗骂自己不听老妈的话,活该受罪。课间我一路小跑着去厕所,隐约听到熟悉的叫声,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死丫头,跟你说的话偏偏不听,这下冻坏了吧。”老妈嘴上责备着,眼神里却满是关切和疼惜。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浑身一下子暖和起来,这时我才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妈,你怎么来的呀?”老妈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可是十几里的路呀。“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老妈轻描淡写地回答。看着老妈花白的头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

⑤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倔强的不懂事的孩子。那天和同事们闲聊,说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地“控诉”起老妈的“罪行”来。然而,我却分明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④段的主要内容。

2.请分析第②段中“笑”的原因。

3.请简要概括文章中母亲的人物形象。

4.请概括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

5.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材料一或材料二,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材料一: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材料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节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俟:等待。②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③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④贻患:留下祸患。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行甚远________

(2)意________

(3)一狼其中________

(4)再就枕将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剩骨/一狼得骨

B. ,目似瞑/犬阻,不使前也

C. 狼亦黠矣,顷刻两毙/乃杀取其革。

D. 奔倚其下/伪睡以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细读两文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两位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查看答案

班里组织开展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小题。

【猜成语】

(1)请根据后面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成语。

          :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忘食。”

          :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多指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典出自《世说新语·德行》

【赏诗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这首诗题目中的“左迁”是什么意思?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对对联】

(3)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体现汉字魅力和传统文化意蕴,体会下面的故事,选择下联。

北宋欧阳修生活贫苦,生活的艰辛令他磨练出刚强的个性。一年,来了一位老者,他见欧阳修天庭饱满,他日必成大器,但过于刚强,老者有意开导他,于是提出和他对对子,老者的上联是:“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

欧阳修一时不明老者之意,还以为老者讥笑他,他看了看老者的皓眉长须,思考了一下,答出了下联:(    )

A.眉前须后,老者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

B.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

C.眉前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者居之。

D.眉先须后,老者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