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俟:等待。②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③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④贻患:留下祸患。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行甚远________

(2)意________

(3)一狼其中________

(4)再就枕将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剩骨/一狼得骨

B. ,目似瞑/犬阻,不使前也

C. 狼亦黠矣,顷刻两毙/乃杀取其革。

D. 奔倚其下/伪睡以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细读两文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两位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1.(1)连接、紧跟(2)从容、悠闲(3)打洞(4)睡觉 2.D 3.(1)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2)(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4.共同点:阴险,狡诈。[甲]段作者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段作者揭露(指出)狼的野心,秉性不改。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缀”是“跟随”的意思;“洞”是名词动用,是“打洞”的意思。 2.试题分析: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止”分别为“通‘只’,只有”和“停止”;B项中的“之”的意思分别为“补充音节,不译”和“代词,代狼”;C项中的“而”分别是“表转折,可是”和“表顺连,并且”;D项中的“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故选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径去(径直离开)、犬(像狗一样)、于(在)”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乃(于是,就)、悟(明白)、寐(睡觉)、盖(表推测,原来)、以(用来)”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班里组织开展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小题。

【猜成语】

(1)请根据后面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成语。

          :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忘食。”

          :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多指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典出自《世说新语·德行》

【赏诗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这首诗题目中的“左迁”是什么意思?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对对联】

(3)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体现汉字魅力和传统文化意蕴,体会下面的故事,选择下联。

北宋欧阳修生活贫苦,生活的艰辛令他磨练出刚强的个性。一年,来了一位老者,他见欧阳修天庭饱满,他日必成大器,但过于刚强,老者有意开导他,于是提出和他对对子,老者的上联是:“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

欧阳修一时不明老者之意,还以为老者讥笑他,他看了看老者的皓眉长须,思考了一下,答出了下联:(    )

A.眉前须后,老者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

B.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

C.眉前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者居之。

D.眉先须后,老者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之。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抒发乡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5)我们本学期学过的描写月的诗句有许多,如曹操《观沧海》:“__________,若出其中”,言的是诗人借日月来表明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言的是边城月色,凄神寒骨;李白《峨眉山月歌》:“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言的是月映江中的美景。

 

查看答案

下面对《衔肉的狗》的寓意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A. 这则寓言嘲笑那些做事没有办法,最终一无所获的人。

B. 这则寓言警示人们不要因追逐而丢失已有的东西。

C.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贪得无厌。

D. 这则寓言讽刺那些有无穷的欲望,从来不知满足的人。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狗·猫·鼠》中,鲁迅先生追忆童年时救下的一只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B.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赞美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C. 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的是吴承恩的《西游记》。

D. 《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为父亲请医生治病的情景,揭示了一些庸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查看答案

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

②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

③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

④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A. ④①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