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苏州园林》》节选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苏州园林》》节选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②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③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④这是为什么?⑤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说明的内容。

2.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从原文中找出句子(只需写出句子序号),说明其作用。

 

1.苏州园林的建筑绝不讲究对称。(或: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2.参考答案:(1)作比较;①②句;通过传统建筑与苏州园林的对比,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2)打比方、作比较(能写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得分);第⑤句;把建筑比作图案画,园林比作美术画,并形成对比,强调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讲究自然之趣。(或: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3)举例子;第③句;举东边、西边建筑的布局,具体地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绝不讲究对称。 【解析】 1.试题分析:一句话概括选段说明的内容。通读语段,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如和抓住“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一句压缩整理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用传统建筑与苏州园林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这是打比方,提出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还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等。总之在答作用时,要找出语段的说明对象或观点句,这样才能答得准确无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字,是掌握中华文明的密码。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主题为“汉字——我们的骄傲”的汉字听写大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汉字字形优美,你能认出以下汉字吗?请你将相应的汉字用线条连接起来。(4分)

2.如果你是汉字听写大会的选题人,以下三组汉字,你将选择哪一组做题目?请说明理由。

  ①人、休、沐(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

②万兜鍪、鞍鞯、帖花黄(选自古诗词)

  ③挈、毳衣、燔土(选自经典文言作品)

  我选择第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本次汉字听写大会写一段开场白。

 

查看答案

古诗默写

①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③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⑧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查看答案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作者登高揽胜,登上“______”之高的塔,想要在鸡鸣时饱览“______”的美景。

2.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的妙处。

 

查看答案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芥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界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张岱《陶庵梦忆·龙山雪》)

    【注释]】霁:雨后或雪后转晴。李芥(jie)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呆白:苍白。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欱:吸允。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小舟(挈:牵引)    B. 月不能(光:发出光辉)

C. 饮三大白(强:强迫)    D. 坐久清冽(清冽:清冷)

2.下列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习辞者也       木格贮

B. 姓氏           以一平板按

C. 淮北则为枳     往来荒村野水之间

D. 人两三粒已       从百步街旋滚

3.下列是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写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的过程,当时天冷得连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B. 【乙】文写作者与几个伶人去龙山看雪的过程,当时天冷得连乐器都无法吹奏了。

C. 【甲】【乙】两文,作者都是在晚上去赏雪景,划线句子都运用白描手法描写雪景,展现出白茫茫的冰天雪地。

D. 【甲】【乙】两文,作者都融情于独特的雪景,表现自己还能赏故国之景的兴奋和对故国的思念之隋。

4.翻译句子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勉强举大觥敌寒。

 

查看答案

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作品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拥有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韧的意志。

B. 在《生命的意义》一节中,保尔病愈后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时,发出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的人生思考。

C. 在《生命的意义》一节中,保尔来到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的广场,站立默思了一会,才走向公墓。

D. 《生命的意义》一节,以松林、铁路、广场、墓地营造了肃穆庄严的气氛,象征革俞者的博大胸怀和不朽的革命情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