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拴在琴凳上的十年 (1)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

拴在琴凳上的十年

(1)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那年,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工資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2)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3)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4)“嗯!”我怯弱地答应了。

(5)后来我明自,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6)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7)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符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8)“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9)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10)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11)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zhì]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12)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13)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14)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

(15)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 。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16)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 ”,“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17)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解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18)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 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19)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0)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不容[zhì]疑: ____________

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我”的心理

4岁半

怯弱

学琴的十年

往返银川学琴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如释重负

多年后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细读第⑨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分析其表达作用。

4.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作用。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 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 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

C. “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D. 文句“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朿缚,主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

E. 第⑤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

 

1.置 2.开始学琴辛酸痛苦放弃学琴“感激”或“感谢” 3.运用了人物的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母女俩学琴路途上的艰辛;突出了为了“兴趣”两人付出的辛酸痛苦;也表现出母亲对“我”严苛与慈爱。 4.(1)强调耗费在学琴上的时间长;(2)突出了“我”曾经被学琴束缚的艰辛与痛苦;(3)表现出母亲为“我”学琴严厉苛刻又甘于付出的殷殷之情;(4)隐含着“我”对母亲由埋怨到感激的情感;(5)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5.B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当妈妈告诉“我”要学钢琴时,我“怯弱地答应了”;往返银川学琴时,“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我”最终偏离了妈妈的规划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以后,对母亲充满了感谢。 2.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需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即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拴在琴凳上的十年” 字面意思比较容易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即可得出是作者被迫学钢琴的十年生涯;深层含义需要聚焦到蕴含深意的动词“拴”上去,“拴”可以理解为“绑住”、“锁住”,从这个字我们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心理状态即钢琴带给她的不自由感。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母女俩在沙尘里行走的艰难,突出了学琴的艰辛,表达了“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4.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从“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可以看出妈妈的严厉;从“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可知妈妈不辞辛苦和对“我”的爱。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和阐述阅读感受的能力。解答时,结合材料与文章进行分析。因为妈妈对“我”寄予了很大期望,对“我”的教育十分严格,打骂兼备,“我”被打红过手,被拉下过琴凳,所以“我”称妈妈为“虎妈”,同时也隐含了“我”对妈妈的感激。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打好基础,提升能力,但是完全打的情况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节制是心灵的闸

 

①著名学者梁漱溟说,人类面临三个难题:人与动物、人与人和人与内心。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人与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活中,我们常常打败别人,却很难战胜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从而丢失了自我。

②明智的做法就是为心灵设个节制的闸。有了它,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人才会变得宁静。只有心静了,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③没有节制,心灵往往盛放了不该盛放的东西,比如忌妒、贪婪、仇恨等等,而这些正是噩运的种子。秦国的太医李醯(xī)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于是就派人杀了他。可是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的人还是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李醯非但没有成为医学名家,还为后人所不齿。如果李醯不让噩运的种子发芽,能化忌妒为动力,发愤提高自已,那么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别人,从而真正地改变命运。

④没有节制,放纵私欲,往往是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虞国君主贪欲膨胀,不加节制,为得到晋献公的良马宝玉,不惜借道给晋国,最终落了个亡国丢身的下场。

⑤可见,不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轻则会伤身害己,重则会祸国殃民。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就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达成自己的目标。【A】                   

⑥浅水大鱼不游,浅土大木不长。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节制,就离不开良好的习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B】                                       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很好地为心灵设置一个闸,让它挡住欲望、贪念、丑陋、邪恶……让心灵装满人间真情,装满人间美好。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③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这则小故事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在【A】【B】中的哪一处合适?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天,台湾作家梁实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熏鱼端上来了,他不吃;冰糖肘子端上来了,他又说不能碰;什锦炒饭端上来了,他还是说不能吃。最后八宝饭端来时,他说要这个。朋友提醒他里面有糖和淀粉。他说:“我当然知道,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节制着、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要“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必能裨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哪几条建议?(用自己的话概括或原文回答)

4.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 对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②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概括其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请你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小组在阅读了《傅雷家书》《西游记》《水浒传》这三部书后,要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你作为小组的交流代表,请你从以上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交流。

作品特点(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选一点作介绍):

自己的阅读感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