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②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概括其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特点: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色彩鲜明,生机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江山沐浴着春光,秀丽多姿,和煦的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解析】 1.此题考查景物的特点,以及对诗歌景物的描绘。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突出了“色彩明丽”的特点;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这两句突出了景物“充满生机”的特点;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情的把握,首先理解诗意,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感情。突出的感情答出“安适”、“喜悦”的意思即可。诗中的景物有“日”、“江山”、“春风”、“花草”,这些景物都体现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色彩明丽,充满了生机。表达了诗人面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之情。也反映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你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小组在阅读了《傅雷家书》《西游记》《水浒传》这三部书后,要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你作为小组的交流代表,请你从以上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交流。

作品特点(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选一点作介绍):

自己的阅读感受: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2月18日,央视一套全新文化类节目《朗读者》首播,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慢慢读、细细品的文化空间。这一次,凭借前不久《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爆红”的董卿,不再是主持人,而是增加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制作人。

这档节目没有复杂的形式,只是一个人、一段故事、一段文:演员濮存昕借老舍篇章感念改变自己命运的骨科医生;联想创始人柳传志重读为儿子婚礼亲笔写的寄语;无国界医生将励回忆战火前的坚持与勇敢;“世界小姐”张梓琳分享初为人母的惊喜与感动;96岁高龄的翻译大家许渊冲回忆往事,情难自已,数度哽咽;鲜花山谷里的一对夫妇,半世相濡,対诵情诗……

这种返璞归真的制作方式,与当下国产的综艺法则背道而驰,也不够有“看点”,但却在首播后获得赞誉,在评分网站豆瓣拿到了9.3的高分。

材料二:国内首档也是全屏唯一一档季播型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由成功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和“中国成语大会”两档国民文化节目的国内顶尖视频创作团队——实力文化制作。《见字如面》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季播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旧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和生活智慧。

1.请简要概括才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针对当前中学生喜欢即时消费的娱乐综艺节目情况,学校准备大力开展一次宣传活动,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方案。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辛弃疾》)

(2)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3)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能表现他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朝黄土背朝天”,生动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表现这种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直接抒发了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与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所以也叫“长短句”。词兴盛于宋代,从词风格来说,又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类,苏轼、范仲淹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辛弃疾则是婉约派的代表。

B. 《儒林外史》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中国讽刺文学的典范,《范进中举》选自此书。

C.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吴承恩,元末明初人。

D.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课文开头就是香菱到潇湘馆拜访黛玉时请求学诗的情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