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却说他兄弟三众,到了殿上。三藏道:“徒弟,他这观里,有甚么人参果,似孩...

名著阅读

   却说他兄弟三众,到了殿上。三藏道:“徒弟,他这观里,有甚么人参果,似孩子一般的东西,你们是那一个偷他的吃了?”八戒道:“我老实。不晓得,不曾见。”清风道:“笑的就是他,笑的就是他!”行者喝道:“我老孙生的是这个笑容儿,莫成为你不见了甚么果子,就不容我笑?”三藏道:“徒弟息怒。我们是出家人,休打诳语,莫吃昧心食。果然吃了他的,陪他个礼罢。何苦这般抵赖?”行者见师父说得有理,他就实说道:“师父,不干我事。是八戒隔壁听见那两个道童吃甚么人参果,他想一个儿尝新,着老孙去打了三个,我兄弟各人吃了一个。如今吃也吃了,待要怎么?”明月道:“愉了我四个,这和尚还说不是贼哩!”八戒道:“阿弥陀佛!既是偷了四个,怎么只拿出三个来分,预先就打起一个偏手?”那呆子倒转胡嚷。

    二仙童问得是实,越加毁骂。就恨得个大圣钢牙咬响,火眼睁圆,把条金箍棒攥了又攥,忍了又忍道:“这童子这样可恶,只说当面打人,也罢,受他些气儿,等我送他一个绝后计,教他大家都吃不成!”好行者,把脑后的毫毛拔了一根,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个假行者,跟定唐僧,陪着悟能、悟净,忍受着道童嚷骂;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可怜叶落桠开根出土,道人断绝草还丹!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___(人名)。

2.读过选文,请说说孙悟空明知人参果树是罕世的灵根,为何还要将之推倒?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西游记》吴承恩 2.他在师傅的劝说下已经承认了偷吃人参果一事,但是两个童子却“越加毁骂”,加上孙悟空急躁冲动的性格,他一时冲动便使出了“绝后计”。(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脾气急躁、冲动任性、不计后果……(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从选文内容来看,可知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孙悟空原本性格就急躁冲动,再加上“二仙童问得是实,越加毁骂。就恨得个大圣钢牙咬响,火眼睁圆,把条金箍棒攥了又攥”,所以明知人参果树是罕世的灵根,孙悟空还要将人参果树推倒。 3.从孙悟空明知人参果树是罕世的灵根,还要将它推倒可以看出孙悟空脾气急躁,做事冲动任性且不计后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选自文言小说集《____》,作者是清代文学家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有剩骨______    (2)野有麦场_______

(3)屠______      (4)狼亦______

3.选文写了一场屠户与狼惊险的斗争,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概括为:

屠户____狼——______狼一一____狼——____

4.第四段反映出屠户有什么样的斗争精神?请结合具体的动词说一说。

5.请工整地抄写出来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与运用                                         

(1)子日:“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________,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吕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海日生残夜,________。乡书何处达?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6)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道尽游子之悲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填汉字组词。

(1)朗rùn    (2)pái徊   (3)人迹hǎn至   (4)麻木不rén

 

 

查看答案

人生中总需要一次次的转身。转身的瞬间,也许,旭日变成夕阳,雪白变成苍黄;也许,牙牙学语变成踌躇满志,泪眼模糊变成笑容满面。转身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变化,也是一种境界。这也许是思想的成熟,也许是智慧的选择,也许是价值的体现……

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字~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携一篮野菊回家

①在暗含悲秋的气氛里,我的眼前突然一亮,是一篮金色的野菊立在路边。其实,她不必用清香唤我,我也会停下车子(我坐在一个轮椅上),在她的身边静静地站一会儿。我要告诉她,不用躲闪城市的目光,所有阳台上的花朵和路边那些夏花,都在妒嫉她泉水一样的清纯。野菊,当其它姐妹们即将收起彩羽时,她的花苞憋足了劲儿,开花时,令大地猛地一震,一片金黄铺满山野。她平时与小草为伍,小草一直是有着崇高境界的那一类,它们提着自己的头颅,在追赶一把把雪亮的刀刃。即使秋天到来,枯黄的草,也能在车轮后面站立起来,开始它们的眺望。谁能折断一根草的眺望?!

野菊仍旧是以陶令和易安的诗词为食,仍旧是骨清神秀,仍旧是以山野为远志,这让我无法不想起那段初与野菊邂逅的日子。我生长在松嫩平原上,从没见过野菊花。那还是我刚刚到边防当兵后的第一个秋天里,每当我们巡逻归来时,我的老班长都要从路边折下几枝金灿灿的野菊花,回到哨所,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插入一个很旧的花盆中,摆放在窗台上。他一旦外出执行任务,就嘱我别忘了每天傍晚为野菊花浇水……当时,我无法说清老班长的心中所想,但我永远也忘不了老班长经常站在野菊花前沉思的表情,更忘不了野菊花给我们单调、呆板的日子带来的鲜活色彩。虽然这是一件平淡无奇的小事,但每当我在城市里见到野菊花时就会勾起我无限的感慨。我的老班长已去,只留下往事如瀑,冲刷着记忆的弯弯河床,无数次地在我的心壁内拍出滔天巨浪般的呜咽……

③是的,多年的沧桑,野菊不曾改变她的模样,也不曾改变她的志向。生命没有年龄,只有本质。许多年来,我也同她一样清瘦,并一直用心血浇灌着诗歌和文学,一直在苦苦寻觅某些物质以外的东西,以及我当初以为寻常而轻易就蹉跎了的时光。哦,野菊全给我带来了,她打老远老远的地方来到城市,就为了给我送来一丝抚慰和那些清贫而欢乐的日子。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野菊盛开,氤氲蔓延,面对她时,我们没有悲秋之感,心中反倒明亮和辽阔起来。我会举起一生的柔弱和固执,向野菊致敬!(《人民日报》)

1.阅读第①段说说作者开头为什么写夏花、小草?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3.试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当其它姐妹们即将收起彩羽时,她的花苞憋足了劲儿。

4.第②段中“当时,我无法说清老班长的心中所想”,请你对老班长此时的心理做简短描写。

5.结合文本内容,探究“携一篮野菊回家”的含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