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 题。 想象鸟鸣的幸福 ①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 题。

想象鸟鸣的幸福

①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缘于它们质朴的乡土味。鸟们是乡村 的天使,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它们总会在某个淅淅沥沥的早晨抑或夜晚,站在 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我知道好多人不知道应该把自己归到城市一 族还是乡村一族,既渴望乡村的自然,也期盼城市的奢华,就是这样矛盾的统一体。在接近 最乡村的人物或者物什时,我们会习惯地用城市的口吻说:那些乡村老大。

②春天来了,仿佛空气在燃烧。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对白,这句话让我感动。我想到的不 是春天,而是与乡村春天有关联的事物:鸟鸣。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 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的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 庄。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

清清纯纯地传过来。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多好。这样,满树叶子便变成了满树的鸟。这样想 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

③依然回到乡村的视角上来。鸟声,这是个有着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 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暗 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对于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荫丛中,水墨画 般的村庄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四周雾霭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的具象。一个

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 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

④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 鸟。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而体形更纤小、毛色 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 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我深以为然,平常日 子,麻雀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地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 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及至同存共荣的 一种飞翔动物。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 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我相信其中的 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

⑤这些可爱的小鸟,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曾被人为地列为“四个坏蛋”之一,几乎被 人们赶尽杀绝。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 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 最亲密的联盟。”

⑥兔子也好,鹧鸪也罢,它们是自然的亲近 者。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幽梦影》言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此种情境,今天的 我们已只可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又哪里还有心静听?因此,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生活的城 市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

1.阅读前三段,请概括鸟声的特点。

2.作者认可“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3.第⑤段插叙上世界五十年代鸟遭受迫害一事和引用《瓦尔登湖》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4.分析下列句子隐含的思想感情。

(1)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

(2)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

5.文章最后一句说“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生活的城市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你是如何理解的?请根据文意概括解答。

 

1.质朴(乡土味)、清纯、古典(诗意)、暖意(温暖)。 2.其貌不扬(平凡);出入场所都在瓦楞、林间、或是搭在墙洞里的草窝中;鸣声单一如 马路歌手的歌唱;和鸡狗一样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前一句运用对比,把历史上人们捕杀与鸟鸣的美好形成对比,后一句引用《瓦尔登湖》 中的话,表明作者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声,突出文章的中心。 4..①运用“情不自禁”“飞”等词,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倾听清纯的鸟鸣声时的幸福。②运用反问,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不能像动物一样成为自然的亲近者的遗憾。 5.本文通过想象,描写了一系列美好祥和的画面,表现了鸟鸣声带给我们的快乐和作者对 美好事物的渴望,也写出了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 的灾难,从而表现作者对美好东西缺失的遗憾与伤感之情。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①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②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白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恩。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③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她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④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⑤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物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着,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来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⑥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②③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4.选出最适合作为选文第⑤段道理论据的一项(       )

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

5.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选文的观点,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 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 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⑤趣:催促。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限划两处)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

(3)孔子辞.不受。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

(2)其不知丘也亦甚矣。_____

4.文段甲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甲中的语句回答。

 

查看答案

社日 谢逸①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②纹。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

饮不遭田父④,归无遗细君⑤。东皋农事作,举趾待耕耘。

【注释】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宋“江西诗派”诗人。②澹澹:细细。③羹芹:煮芹为羹。④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你模仿示例在横线上填 2 个四字短语。

首联描绘了一幅春雨丝丝,______,微风细细,______的早春图画。

2.你从二三四联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和志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经典名著的内容往往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在《________》 中,讲述了“拳打镇关西”“醉打蒋门神”等一个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故事,使人酣 畅淋漓;现代作家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塑造了一个迂腐、穷酸的读书人形象,令人唏 嘘感慨;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设计了鲍西亚和吝啬鬼_______(人 名)斗智斗勇的情节,让人拍案叫绝。

(2)小张同学在读完培根《谈厄运》一文后,准备写一篇观点为“厄运能磨炼一个人”的 读后感.请你帮他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________

A.简•爱       B.林冲       C.格列佛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 行悉心指导,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B.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 纳谏》都出自该书。

C.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这些 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