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猝然(cù) 绽放(zhàn...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cù)    (zhàn)   耀(xuàn)    妄自(fēi)

B. (zhān)   (hè)    (qiào)    顿开(sè)

C. (tì)    (jiá)    (yì)     置辩(xiè)

D. (mèi)  (zhù)    (mì)    断壁残(yuán)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中“菲”应读fěi。B项中“翘”应读qiáo。C项中“剔”应读t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判断题。

①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______

②红军大学自称有一个班的学员全是老战士,平均年龄是四十七岁,平均每人有八年作战经验,受过三次伤。______

③毛泽东在幼年时把他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母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父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______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语段节选自______,文中的A是______(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有关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近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究竟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程,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成功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1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

材料四:以下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车次

出发/到达时间

出发/到达车站

历时

参考票价

 

G1611

 

12:49/13:43

(过)莆田/

厦门北(终)

00:54

当日到达

二等座

¥49

一等座

¥78

 

 

1.下列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高铁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

B. 调价后,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一等座涨幅明显高于二等座。

C. 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D. 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完全实现“中国创造”。

2.根据材料一有关内容,概括中国高铁受旅客青睐的原因。

3.根据下图和材料四提供的信息,请你拟写一则广播稿,向乘客介绍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这一段行程运行的时间和路线。

 

各位乘客朋友,你们好!欢迎乘坐G1611次列车。

本次列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祝乘客朋友们一路平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柔性屏

①一言不合就掰弯手机,这不是一句玩笑。

②近日,某知名终端厂商在自家的科技大会上展示了他们生产的一款可折叠的变形手机。上网、看剧、收发邮件时,它是7英寸左右的平板电脑;打电话时,只需轻轻对折,就变成5英寸左右的智能手机。让手机实现可弯曲、可折叠功能的就是柔性屏。

③什么是柔性屏呢?柔性屏是柔性显示屏幕的简称,是随着显示技术的变革,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的显示屏都是以玻璃作为基板材料,柔性屏则是以塑料作为基板材料。玻璃是很难弯曲、折叠的,塑料则可以任意弯曲,柔性与刚性相对,主要是基板材料不同。

④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脑、彩电、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LCD),LCD显示屏就像三明治一样由两片玻璃夹着液晶材料,液晶可以调整光亮,但需要一种发光部件提供背光,因此需要背光源、偏光片、彩色滤光膜等繁复的零组件,这使得屏幕的厚度很难降下来。与液晶显示技术不同,柔性显示屏使用的是OLED技术,通过将一种粉末状的新型显示材料蒸镀到塑料基板上,通电后的屏幕就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为实现了自发光,所以柔性显示屏不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比LCD显示屏轻薄不少。

⑤柔性屏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更低,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对比度更高,在色彩亮度和清晰度上都有更优异的表现。柔性屏还能通过外力拉伸达到卷曲伸缩的效果,做到大小随意切换而不影响显示清晰度。此外,由于采用了塑料基板,柔性屏的耐用程度高于以往屏幕,能够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

⑥因此,柔性屏一问世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几家显示屏厂商宣布今年内将实现柔性屏的批量生产。

(人民网2017.2.20有删改)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介绍科技大会上展示的变形手机?

2.请给“柔性屏”下个定义。

3.柔性屏和LCD显示屏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度高等优势。

4.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显示技术的变革,在LCD显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的柔性屏显示技术,备受市场的关注和追捧。

B. OLED显示屏无需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而是将新型显示材料蒸镀到基板上,通电后即可自发光。

C. 文章多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柔性屏与其他显示屏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向读者介绍了柔性屏的特点。

D. 柔性屏近年来备受终端厂商青睐。预计可折叠、可变形的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产品将很快走入我们的生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不重要的军人

冰心

(1)小玲天天上学,必要经过一个军营。他夹着书包,连跑带跳不住地走着,走过那营前广场的时候,便把脚步放迟了,看那些兵丁们早操。他们一排儿地站在朝阳之下,郡雪亮的枪尖,深黄的军服,映着阳光,十分的鲜明齐整。小玲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喜欢羡慕得了不得,心想:“以后我大了,一定去当兵,我也穿着军服,还要掮着枪,那时我要细细地看枪里的机关,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个思想,天天在他脑中旋转。

(2)这一天他按着往常的规矩,正在场前凝望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人附着他的肩头,回头一看,只见是看门的那个兵丁,站在他背后,微笑着看着他。小玲有些瑟缩,又不敢走开,兵丁笑问,“小学生,你叫什么?”小玲道,“我叫小玲。”兵丁又问道,“你几岁了?”小玲说,“八岁了。”兵丁忽然呆呆的两手拄着枪,口里自己说道,“我离家的时候,我们的胜儿不也是八岁么?”

(3)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回头看时,那兵丁依旧呆立着,如同石像一般。

(4)晚上放学,又经过营前,那兵丁正在营前坐着,看见他来了,便笑着招手叫他。小玲只得过去了,兵丁叫小玲坐在他的旁边。小玲看他那黧黑的面颜,深沉的目光,却现出极其温蔼的样子,渐渐地也不害怕了,便慢慢伸手去拿他的枪。兵丁笑着递给他。小玲十分地喜欢,低着头只顾玩弄,一会儿抬起头来。那兵丁依旧凝想着,同早晨一样。

(5)以后他们便成了极好的朋友,兵丁又送给小玲一个名字,叫做“胜儿”,小玲也答应了。他早晚经过的时候必去玩枪,那兵丁也必是在营前等着。他们会见了却不多谈话,小玲自己玩着枪,兵丁也只坐在一旁看着他。

(6)小玲终竟是个小孩子,过了些时,那笨重的枪也玩得腻了,经过营前的时候,也不去看望他的老朋友了。有时因为那兵丁只管追着他,他觉得厌烦,连看探也不敢看了,远望见那兵丁出来便急忙走开。

(7)可怜的兵丁!他从此不能有这个娇憨可爱的孩子,和他作伴了。但他有什么权力,叫他再来呢?因为这个假定的胜儿,究竟不是他的儿子。

(8)但是他每日早晚依旧在那里等着。他藏在树后,恐怕惊走了小玲他远远地看着小玲连跑带跳地来了,又嘻笑着走过了,方才慢慢地转出来,两手拄着枪,望着他的背影,临风洒了几点酸泪——

(9)他几乎天天如此,不知不觉地有好几个月了。

(10)这一天早晨,小玲依旧上学,刚开了街门,忽然门外有一件东西,向着他倒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杆小木枪,枪柄上油着红漆,很是好看,上面贴着一条白纸,写着,“胜儿收玩,爱你的老朋友——”

(11)小玲拿定枪柄,来回地念了几遍,好容易明白了。忽然举着枪,追风似的,向着广场跑去。

(12)这队兵已经开拔了,军营也空了——那时两手拄着枪,站在营前,含泪凝望的,不是那黧黑慈蔼的兵丁,却是娇憨可爱的小玲了。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1)段划线句刻画了小玲的心理活动,表明小玲对军人的羡慕与好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B. 小玲认识了兵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小玲年龄小不甚理解兵丁对他的关爱,这令兵丁很伤心。

C. 文章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兵丁深切的爱子之情,令读者感动,也让读者感到些许无奈。

D. 本文的主人公是小玲,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多种描写凸现她娇憨可爱的形象。

2.小玲对兵丁的情感经历了起伏,请按提示完成下面填空。

羡慕→______→友好→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

4.文章写的是兵丁与小玲的故事,为什么多次提到“枪”?请作简要分析。

5.题目“一个不重要的军人”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