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就这样,我读懂了父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请以“就这样,我读懂了父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范文: 就这样,我读懂了父亲 翻开父亲这本书,我看到了父亲与我的点点滴滴,这些事情是我与父亲一段美好的回忆。 作家梁凤仪曾经说过:恐惧时,父亲是一块垫脚石;黑暗时,父亲是一盏照明的灯;努力时,父亲是精神上的支柱。 读父亲,我读到了他的爱,一种藏在心中的爱。父亲是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人,他从不善于在我面前表达他对我的爱。那个夜晚出奇寂静,我躺在床上,仰望着天花板,不知不觉睡着了。那时已经是深夜了,我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出去疯玩刚回家,也没洗漱就睡着了。父亲来到我的房间,细心地为我擦脸,擦手,小心翼翼地脱下我的鞋子,帮我轻轻地盖上被子,生怕把我吵醒,看我没被吵醒,才放心的离开。走出房间之前,父亲还轻轻地亲吻了一下我的额头,这就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女儿的一种藏在心中的爱。这种爱,让人难以扑捉到,也许,这就是父亲和母亲的不同吧。 读父亲,我明白了我人生的方向。初中,正是青春的萌动时期,对异性的感觉会大有不同。我还依稀记得第一次收到的情书,那是一个男孩子写给我的,他学习还不错。这件事被父亲知道后,他并没有对我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跟我说:“孩子,请你记住,你是我的女儿,你要做一个骄傲的女子,不要轻易的喜欢别人。”听了父亲的话,我反思了自己,同时,也反思了我的人生,我应该做一个骄傲的女子,微笑的面对每一天。 父亲对我的爱,就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他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来体现,相反,一个小动作就会被体现出来。父爱深沉,它体现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人人都能感受得到。父亲总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我们,感受他的爱,比任何物质都舒心。 合上这本书,我猛然的发现:就这样,我读懂了父亲。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就这样,我读懂了父亲”。父亲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与父亲的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也是明了的过程。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如写一件事,就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突出“读”与“懂”的过程;如写多件事,就要注意叙事的简洁明了,注意中心的高度统一。写父亲对自己的教育。如在我们的身上,父母往往寄托了厚望,一定倾注了父亲很多的心血。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开导,也可以作为写入我们习作的素材。最好写跟父亲之间的小误会。在生活中,不仅有父亲的关爱,有与父亲之间欢乐的时光,我们与父亲之间难免也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误会发生,可能有些小摩擦。有把这些时我们还可以让我们与父亲更好进行交流,更好地解除误会,还能够使家庭成员的感情更加深厚,关系更加和谐。这样就把“读懂”一点写出来了。 点睛:命题作文的审题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二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三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四是要审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命题作文比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求高,命题作文动笔前,把握题意、找准切入口十分重要。五是指审题时把题中有些关键词的语法意义作一番自我诠释,体会清楚后,再用来指导构思立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2.下面这句话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品析。

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3.“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①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②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③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作者要“礼赞”白杨树,但作者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划线的三句话能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快看啊!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颚带走了。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那里是一群切叶蜂,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的,切割用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们的收获品。这里又是一群穿着黑丝绒衣的泥水匠蜂,它们是做水泥与沙石工作的。在我的哈麻司里我们很容易在石头上发现它们工作用的工具。

另外,这有一种野蜂,它把窝巢藏在空蜗牛壳的盘梯里。还有一种,把它的蛴螬安置在干燥的悬钩子的秆子的木髓里。第三种高手,利用干芦苇的沟道做它的家。第四种高手更高明,直接住在泥水匠蜂的空隧道中,连房租都省了。

1.文段选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的《__________》。

2.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3.选文第二段四种蜂中“高手”都很“高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②被:施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甚矣,汝之不_______

(2)子子孙孙无匮也_______

(3)有妇人昼日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_______

(4)不之人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残年余力       顺为正者

B. 我之死         乘奔御风

C. 而不平       必先其心志

D. 河曲智叟以应   马无故而入胡

3.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

5.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甲】文河曲智叟鼠目寸光,而愚公目光远大;【乙】文妇人的“仓皇”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自若”。

B. 【甲】文体现了愚公坚世世代代永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如今流传为“愚公精神”。

C. 【乙】文小儿胆大痴傻,毫不畏惧老虎,老虎竟离奇地死去了,实在怪哉。

D. 【甲】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而【乙】文由叙述、描写,转而议论,揭示了某种道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2)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_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欧阳修)

(3)金陵城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朱敦儒)

(4)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渡,争渡,__________。(《如梦令》李清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