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陕西面食 (1)从最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陕西面食

(1)从最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陕西这个面食王国难以撼动的基石。在陕西,关于面的做法和吃法就可以总结出近百种,不乏有每天不吃面就心慌的“面肚子”老陕们。

(2)作为地道的面食党,你知道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就有面粉么?也许你会想到打猎得来的肉类和野果,不过事实上,我们祖先的食谱比现代人想象得要丰富。有研究者对旧石器时代研磨工具进行了分析,发现残留着不少植物淀粉颗粒,它们最有可能属于燕麦,这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加工燕麦的证据。

(3)(A)然而中国却比其它国家更早发明了面条。(B)汉代文献上的“汤饼”就有学者认为是面条的雏形,北魏的“馎饦、水引”做法已经可以算是面条了。(C)小麦原产西亚北非一带,传入中国的历史不算久。(D)所谓“馎饨”就是老陕们经常吃的“烩面片”。

(4)如今随着面条的规模化生产、小麦的普及,面条可以成为我们每日三餐的主食,这又是何等的庆幸,虽说都是面,但是陕西人把每一种面都做得与众不同,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就像陕西的历史一样。

(5)在众多苗条品种中,知晓麟游血条面的人恐怕不多。其实血条面的做法并不复杂,西府麟游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做。杀猪宰羊时,将鲜血过滤干净,然后用血拌面粉,几经折叠压薄,切成细条,蒸熟晾干,吃时放入浓汤锅煎煮,您若舀一碗煮好的血条面,油汪汪、黄澄澄的蛋絮,白花花的豆腐,闻着喷香,看着更眼馋。

(6)踅面,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被称为中国有历史可考的最早方便面。踅面是用荞麦和小麦磨面,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吃时在沸汤中一烫,调上猪油、大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捏葱花或韭菜花即可,咬到嘴里筋,吃到肚里香,现在合阳各地都可以吃到踅面,坊镇踅面最为正宗。

(7)“薄如纸,细如线,放在锅里莲花转”这是人们对子洲杂面的赞誉,将豌豆和小麦按各半兑在一起,推磨成面,再加少许沙蒿面。将面擀薄切细,下出的面不仅有麦面的筋道,而且还有着特殊的豆香味儿,做好的杂面只见油花圈圈,芝麻点点,葱花片片,青、黄、绿各色分明,还未食用,已满足了视角的享受。

(8)在陕西铜川耀州人的饮食中,最以咸汤面、荞面饸饹和窝窝面久负盛名,被誉为耀县“三面”。和名满三秦的岐山哨子面比起来,咸汤面则知名度小得多,只在当地受欢迎,并没有打出铜川,走向三秦。据说,老舍先生当年途经此地,吃了咸汤面,盛赞“小小耀县,竟有北京饭店”。如今,外地人盛传“不吃三碗面,不算行耀县”。

(9)提起礼泉烙面,许多人只闻其名,未曾浅尝。礼泉人普遍喜欢吃烙面,红白喜事请客吃饭,都是早汤午席。一般都切成面条,浇了臊子吃。这烙面看似像煎饼,却不是煎饼,具有绵软筋韧的特点,遇到热汤,空隙开张,汤的五香美味迅速浸入面中,汤里有面,面中有汤。

1.本文第(3)段的说明顺序被打乱了,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______——______——______——(  D  )

2.如何理解句中加粗的词语?

从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陕西这个面食王国难以撼动的基石

3.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目前”一词有什么作用?

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加工燕麦的证据。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 陕西是个面食王国,因此陕西的每一种面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就像陕西的历史一样。

B. 耀县“三面”虽不如岐山臊子面知名度高,但也颇受当地人的喜爱,老舍先生曾盛赞“小小耀县,竟有北京饭店”。

C. 研究者对石器时代研磨工具进行了分析的事实证明了三万年前,也就是旧石器时代就有了面粉。

D. 合阳踅面是用荞麦和小麦磨面,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方便面。

 

1.CAB 2.“基石”本意指用于建筑物底部的大石块,后比喻基础或中坚力量,这里强调各种面食在陕西面食王国中的地位,突出了陕西人对面食的重视和喜爱,引出下文对陕西面食的具体说明。 3.“目前”一词从时间上限制,有到现在为止的意思,这里是说到现在为止这是已知最早的人类加工燕麦的证据,“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A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说明顺序。根据A句的“然而”判断,(C)“小麦原产西亚北非一带,传入中国的历史不算久”这应该是语段的开头一句。其他顺序正确。 2.试题分析: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基石”本义指用于建筑物底部的大石块,后比喻基础或中坚力量。语境义:强调各种面食在陕西面食王国中的地位,突出了陕西人对面食的重视和喜爱。从结构上讲,又引出下文对陕西面食的具体说明。分点来答,层次清晰,答案内容完整。 3.试题分析:考查“这”的指代内容和“目前”一词的作用。这指代的内容要从“有研究者对旧石器时代研磨工具进行了分析,发现残留着不少植物淀粉颗粒,它们最有可能属于燕麦”一句中提取答案。“目前”是在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目前”是从时间上限制,是说到现在为止这是已知最早的人类加工燕麦的证据。没有“目前”一词,就不实事求是了。 4.试题分析:B“不如岐山臊子面知名度高”错。原句是“和名满三秦的岐山哨子面比起来,咸汤面则知名度小得多,只在当地受欢迎,并没有打出铜川,走向三秦”。C原文是“它们最有可能属于燕麦”。D原句是“踅面,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被称为中国有历史可考的最早方便面”。不是“合阳踅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八年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明诚信内涵】下列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关于“诚信”的诗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______

①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⑥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2)【看诚信行为】王阿姨是诚实守信模范,下面是《校园传真》的小记者对她的采访,请你结合语境,帮忙完成。

小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阿姨:比如平时对朋友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考试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

小记者:谢谢您!

答案:王阿姨,您好!请问您认为我们做为中学生要做到诚信平时应当怎么做?

(3)【懂诚信态度】采访中也有人认为,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并不一定会带来严重后果,有人也许会因此获得“惊喜”。为了加深大家对“诚信”的认识,同学们举行了辩论会,下面是正方同学准备的资料,那么正方观点应该是______

“诚信是金”,说的是做人讲诚信,就像金子一样宝贵,自古以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讲究信誉就是人们追求的品格和德行。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就说实话。它将令你的对手感到窘困,令你的朋友感到释然。”

(4)【谈诚信感言】活动结束时,班长拟写了一则活动感言,请你仿照画线句,结合语境,补全横线上的内容。

诚信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懂得的人记住生活的美好;诚信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使幸运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诚信是____________……让我们伸出双手。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锡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1)上段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所属章节为:

A.第一章  探寻红色中国            B.第三章  在保安

C.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D.第五章  又是白色世界

(2)文中的“我”是谁?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中,“诚信”是备受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②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它是一种个人修养,又是一种道德行为。③诚实守信是处理朋友间关系的准则,背信弃义则为人所不齿。④因此,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诚信的人,心智清明,择善而从。⑤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只有守信,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

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经典诗文默写。

(1)飞漱其间,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查看答案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将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

(1)家乡以其______(A.浓重B.沉重C.厚重)的文化积淀承载着悠久的中华历史。

(2)父亲对孩子的爱、关心和照顾,乃至父亲的一举一动,都在______ (A.潜移默化B.潜滋暗长C.潜心贯注)地影响着孩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