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通过这次平安校园教育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 改...

下面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通过这次平安校园教育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

改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过这次平安校园教育活动,我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或(2)这次平安校园教育活动,我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 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这个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出卖,拨弄)

B.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舒展活动)

C. 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瘦弱,面色不好)

D.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含苞待放)

 

查看答案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nì________    _______    dǎo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1)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5)王湾《次北固山下》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是桃树和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另辟蹊径”说的是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蹊”是路,又不是普通的路。品德面前它是一条仰慕追随,自然形成的路;匠心面前,它是一条充满创意的路;探索面前,它是一条发现的路……

请以“蹊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婆婆八十

孔明珠

婆婆说她自己是苦命人,幼时被父母送给姑母,年少时出嫁,嫁得也不好,靠劳动带大四个儿女,接下来是中年守寡,老年失女,如今一身病痛,孤苦伶仃。

婆婆说话很生动,像写作的人一样,喜欢夸张,幽默,时而小刻薄。我喜欢听她唠叨过去,不像小姑子老是打断她揭发她“瞎讲有啥讲头”,婆婆年轻的时候一手好厨艺,老来退步很大,可是我也吃她的东西,不像我老公,拔腿就逃。婆婆说和我蛮轧得拢。

婆婆性格倔犟,万事相信自己。过年过节我接她来家住,才住了三天,我就累得要瘫倒,不光是体力上,她开窗我关窗,她关灯我开灯,主要是心理上太累了,婆婆客气过头,媳妇搭不准脉搏,永远不明白哪句话说错了,哪个动作惹事儿了。

那就各自在家,打打电话好了。谁知道,隔着电话线,婆婆的气场也是了得。婆婆中年到老年一共做过三台手术,身上缺了很多零件,每去电话,我便紧着头皮听她从头到脚抱怨全身病痛,抱怨应该对她好然而“不敬不孝”的女儿,老太太一五一十,喉咙越来越响,我脸上表情却慢慢放松,心渐渐放下。

人的寿命有家族遗传,我的父系都不长,叔叔五十八岁中风去世,父亲六十八,只有姑妈迈过七十那道坎。我的母系稍稍好点,外婆七十二,母亲七十六都离开了人世。前不久当我听到说上海的老人平均寿命超过了八十二,大惊失色,就像听到全市人民平均工资的数字时。

婆婆今年八十了,按我的悲寿观,她已经赚了,当然我决不会说出口,咬着牙,坚决不附和她口口声声就要去“铁板新村”那样的假话。婆婆独居,靠自己往返医院,配药吊针,常常在医生的鼓动下,一轮轮地化验摄片,把买菜的钱扔在医院里。她听电台饮食和营养节目,科学打理三餐。为她请好钟点工,一眨眼就被她解雇。可是两个星期前,婆婆因为便血到医院做肠镜,在直肠上发现了东西,要做第四次大手术了。前三次按序是,子宫肌瘤、肾病和胆结石。

与15年前肾病开刀时一样,我们对婆婆病情保密,只说是直肠息肉,让她搬进单人房享受老干部待遇,目的也是与喜欢闲聊的病友隔离。开刀前,婆婆满以为住一个星期就可以痊愈回家,仍旧拖地板洗衣服,蒸一碗小黄鱼吃吃。不料这是一台大刀,手术后婆婆被关进重症监护室四天。下午只有一刻钟探视,那天我一进去,婆婆就拉住我大骂,不该告诉我们便血,这点小事被搞那么大,后悔莫及。我心疼得摸着婆婆的额头,夸她与小护士关系搞得那么好,答应要替她写表扬信。

婆婆一天天好起来了,她真是个明白人,再也没有多问过什么。她很坚强,希望早日拔掉所有的管子,她上进心那么强,懂得预防肠粘连,预防尿不畅,她勉力下床走动,关切自己输的什么液,吃的什么药,小护士拿药来,婆婆询问是“格力其达(音)”?医生查房,婆婆的火眼金睛之下,也只得讪讪退下。八旬老人脑子刹刹清,大家都叹服不已。

婆婆住的医院离我家很远,我每天下午去接小姑子的班,骑车到830车站,再坐9站过去。那一天出门之前我在网上看见了胶州路高层的大火,那是我每天路过的街角。果然,车子久久不来,半个小时后我跳上车,司机和全车乘客都沉着脸,车子绕道,我还是看见了燃烧中的大楼,窗洞中明火灼灼,我无奈、压抑、愤怒,深感性命之渺小,世事之难料。

8点过后,婆婆睡着了,我关照护工几句,坐上830回家,手捧着龙应台的《目送》。一路上,街景依旧,霓虹闪烁,车厢里空荡荡的,又要路过胶州路余姚路高层公寓火灾现场了,我的心紧揪着。

龙应台和我差不多年龄,读她的感叹“曾经相信……后来知道……”同感太多,孩子大了,我们都老了。《目送》中有很多篇幅是陪伴她妈妈的故事,从她的描述我知道她母亲患的是老年痴呆症,但是龙应台一句也没提那个名词。“龙旋风”在亲情面前,变得那样轻柔缠绵,那样茫然与惆怅。我父母去世很多年了,公公也早已不在,婆婆这株“独苗”好像我的精神支柱,朋友们抱怨父母的病痛,我会觉得她们仿佛在炫耀,连忙抬出婆婆,还是有得说。

明天,后天我都还要去看婆婆,去坐在她床边,读几段报上的新闻,数落几句老公和孩子,再听听她的妙语,笑着认输。

(选自新浪博客《明珠JJ的博客》)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完整作者随叙事推进而展现的对婆婆的感情变化。

心疼→________精神支柱→轧得拢→________太累了→________

2.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她听电台饮食和营养节目,科学打理三餐。为她请好钟点工,一眨眼就被她解雇。

3.有人说,文中关于胶州路大火的两节内容与主题无关,删去后文章脉络更分明,条理更清楚,你认为呢?

4.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

明天,后天我都还要去看婆婆,去坐在她床边,读几段报上的新闻,数落几句老公和孩子,再听听她的妙语,笑着认输。

5.请你把文中“我父母去世很多年了,公公也早已不在,婆婆这株‘独苗’好像我的精神支柱,朋友们抱怨父母的病痛,我会觉得她们仿佛在炫耀,连忙抬出婆婆,还是有得说。”这句话表达的情感用一句话概括。生活中你一定也有过类似的情感,请模仿这句话把你的故事讲给我们听。(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