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轻放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

(一)轻放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想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忿恨。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那盏灯,就这样沉默着,一日日听我们的跺脚声,砰砰砰地响了又响。

爸爸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几分钟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黯淡无光的走廊便瞬间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爸爸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爸爸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不过是1元5角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

我笑,说,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况且,这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要从这经过呢。

爸爸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的烟头、纸屑、菜叶。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贴,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爸爸一眼,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爸爸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心里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相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不自己主动找,它怎会自登家门?

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3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已经过去5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操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爸爸得知后却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这笔钱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何必跟他客气?

爸爸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一笔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着把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依然心里憋闷,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听说他还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

爸爸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么?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十几年的光阴过去,回过头看看,我发觉捏着硕士毕业证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爸爸面前,原来是如此地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素朴、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4年11期)

1.文中叙述了关于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语境,品位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1)那盏灯,就这样沉默着,一日日听我们的跺脚声,砰砰砰地响了又响。

(2)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爸爸一眼,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3.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4.文章结尾的画线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父亲顺手换了走廊里的灯;父亲自愿扫楼梯;父亲让我忘记朋友借钱的事。(三件写出两件即可) 2.(1)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灯坏了很久无人修。侧面描写出人们的无动于衷,内心的抱怨与不满,人们的自私。 (2)侧面描写、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路人的不解、好奇,及内心的惭愧、不好意思、感动,突出了父亲的无私、有爱心、乐于奉献。 3.父亲顺手换了走廊里的灯,父亲自愿清扫楼梯,父亲让我不要把朋友借钱的事放在心上,可见,他是个无私、有爱心、善良、乐于奉献、宽容的人。 4.点题,点明中心,揭示文章主旨;从父亲身上,“我”学会了为人处事的道理。父亲让“我”不要把朋友借钱的事放在心上,化解了我与朋友的关系,也化解了我内心的气愤。人生中有很多矛盾、困难,我要站在大家的角度去考虑,要学会宽容、无私、乐于奉献,轻轻放下,不过多的计较。人人都有一份爱心,世间将变得更美好、更和谐。 【解析】 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能力的考查。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读全文,可以概括出: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父亲打扫公共楼梯;父亲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 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 2.(1)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此句将路灯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灯坏了很久无人修。通过对路灯的描写,从侧面衬托出出人们的无动于衷,内心的抱怨与不满,人们的自私。 (2)本题的考点是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运用动作、神态描写,既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也与父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 点睛: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 3.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从父亲顺手换了走廊里的灯,父亲自愿清扫楼梯,父亲让我不要把朋友借钱的事放在心上,可看出他是个无私、有爱心、善良、乐于奉献、宽容的人。 4.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理解(作用)。思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语言组织:这句话写出了…(内容),结构上起到了…(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总结上文突出中心等)的作用.有利于突出…。(往主旨上靠拢)照应了题目“轻放”;点明全文主旨,告诉人们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韩、魏灭             或以为死,或以为

B. 陈胜、吴广皆次当      必能使阵和睦

C. 项燕为楚              上使外

D. 天大雨                与皆来计事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小说《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C.《望江南》作者温庭筠,这首词的风格属于婉约派。

D.《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编辑的,属于国别体。

(2)、根据作品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有关人物的名字和作品的名称。

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谁)          道:“……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本语段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 ,语段中的“谁”指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

(2) 《商山早行》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卜算子·咏梅》中体现梅花高洁、坚贞品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燕子来时新社,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意思一致。

 

查看答案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走进农庄,成片成片的桂花开得像海一样,分外妖ráo_______。空气中香味浓yù_______得风都吹不散,满山如云的香气,让人如chī_______如醉。这真是一种无与lún_______比的享受。

 

查看答案

以“下一次,我会做的更好”为题作文。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用规范的汉字书写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